沈继军一个人把小院规整的差不多, 就开始琢磨院子围墙旁边那条路。 路被围墙围住了,沈继军翻到墙头往外看,旁边就是一条路, 太平庄最外围的一条路。 路不宽也不窄, 能并排走两辆三轮车。后面从这条路上过去,五十米不到, 就是王鹏汽运。可现在路被堵上了, 去汽运公司就得绕, 从太平庄中间绕过去, 怎么也得走个七八分钟。 沈继军坐在墙头上寻思了一会儿, 便翻了下来。跑去买了两个西瓜两包烟,直接去了村委会。 沈继军西瓜和香烟让了一个遍,才说明自己的来意。 人一听, 是扒自己的院墙,就没有反对, 说扒就扒了呗, 等你不租了, 再给围上就好。 这就算得了答应,沈继军提着西瓜,又去了王鹏汽运。 王鹏听说来了一个开家具厂的,但没见过面,忙得也顾不上打招呼, 看见沈继军来了, 赶紧往里请。 沈继军说明来意,自己经常要运木材, 问王鹏接不接得了活。 王鹏自然开心, 这又是一笔生意, 且两人说话投机,便聊了起来。沈继军也顺便学学生意经。 这正聊着,褚凤霞就来了。 没想到,在这里见了面。 了提货单,褚凤霞和刘红去搬货。 沈继军赶紧跟过去,最后找到货后,沈继军立刻去帮忙去搬。 刘红在一旁看着,不吝夸奖:“这小伙子真不错,眼里有活,又乐于助人。” 送到汽运公司门口,刘红还在后面和沈继军热聊。 “小沈是吧,今年多大了,看着和凤霞差不多?” 沈继军:“二十五了。” “嘿,这可真巧了,一样大你俩。”刘红说着,又招呼前面的褚凤霞,“凤霞,小沈和你一样大,你知道吧。” 褚凤霞看了沈继军一眼,两人相视而笑。 “有对象了没有啊,小沈。” “没呢。”沈继军实话实说。 “这么优秀的青年,怎么能没对象呢?要不婶子给你介绍一个,我们厂单身的小姑娘多了去了。” “我不着急婶子,现在也顾不上。” “哦,对,听刚刚的王经理说你 了个家具公司?也在这一块?” “嗯,就在前面。”沈继军道,“还没准备好,这次就不请婶子去看了。下次一定来。” “好,一定来。我也多带几个小姑娘来。”刘红越看越喜 ,心想这小伙长的 神不说,又能干,年纪轻轻,想法很多,便对沈继军道:“我叔伯兄弟家还有个没结婚的小丫头,我觉得你们啊, 配。” 沈继军微微一笑,“谢谢婶子,就是……” 刘红看着沈继军眼神闪躲了一下,立刻就明白了,哦了一声开始点头,“我知道了,有心上人了,是不是?” 沈继军往前面看了一眼,继而收回目光,“也算吧。” “那真是太可惜了。”刘红十分失落,“真是优秀啊。” 刘红说完,便上了三轮车,和沈继军挥挥手,“那我们就走了啊。” 褚凤霞也转头对沈继军道:“又麻烦你了今天。” “应该的。”沈继军说,“下次来,去我那里坐坐。” “好。”褚凤霞道。 褚凤霞说完,下意识往沈继军手上看了一眼,只见手上没有包扎,想必是已经好了。 沈继军会意,伸展双手给褚凤霞看,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两人心知肚明,对方在想什么。 这种默契竟像是多年的好友。 “走了。”褚凤霞道。 “好,再见。” “再见。” 回去的路上,刘红一直在夸沈继军,说以前怎么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小伙子。 褚凤霞就笑了,提醒刘红:“红姐,你可不是今天第一次见他。” 刘红十分诧异,不敢相信问凤霞:“什么意思?凤霞,我以前见过他?” “是啊。”褚凤霞说,“你大概是忘了。而且我算算啊,你见过他应该不止一次。” “还不止一次?”刘红更加纳闷,“你快和我说说。” 褚凤霞想了想,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人民饭馆。于是对刘红道:“红姐,咱们在人民饭馆吃饭,还记得吗?” “哪次?咱们两个那次?” “对。就是请人没来那次。咱们不是吃饭吗,有两个人来拼桌。还记不记得。” 褚凤霞说到这里,刘红一下便想起来了,她哦一声,“你是说,那天拼桌的,就是他?” “对,他坐在你对面。” 刘红仔细回忆了一下,“是,是有两个人来拼桌。当时还抢牛 吃,对不对?” “对。”褚凤霞想起来那天的情形,便忍俊不 ,“是那次。” “哎呀,我只记得这件事,具体人长什么样,都给忘了。你一提,好像就是有这么一个人。” “还有一次,是在照相馆。咱们带着孩子去拍一寸照片,他们去送家具。”褚凤霞说。 “哦哦哦。”刘红想起来了,“有送家具这件事,可那天我那小孙子一直不肯拍,一直哭,我也没留意别人。” “对,你好像就出来一次,估计是没看见他,他当时在组装家具。” “那就是了。否则这么优秀的青年,我见过两次都没记住,就太过分了。”刘红说着说着,突然意识到什么,连忙问:“你们是怎么认识的?我看你俩好像很 了。” “因缘际会又见过几面。”褚凤霞想了想,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 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会碰到沈继军。而且每次见到他,都是需要帮忙的时候。 “怪不得你们 悉了。”刘红依然十分惋惜,“早认识他就好了,我家那小丫头……” 后面刘红再说什么,褚凤霞慢慢听不见了。 刚刚细数和沈继军见面的情形,褚凤霞总觉得自己漏了什么。 第一次在人民饭馆,第二次在照相馆,第三次在夜市…… 到底漏了什么?褚凤霞说不上来,可是总觉得和沈继军的缘分,好像不止是这么多。 好像是上辈子就遇见过,很 悉一般。 但褚凤霞很明确,上一世,她没有见过这个人。 可究竟还在哪里见过呢? “凤霞,说到照片,下下周就开学了,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 褚凤霞听到刘红叫她,终于回过神来,“差不多按着那个清单都准备好了。书包什么的,我弟弟的女朋友也给买了,其他也没什么要准备的。说杯子 巾什么的都是厂子统一准备。” “嗯,对。”刘红道。 “对了,红姐,你多备两条容易干的 子,你家小孙子刚上幼儿园,一开始肯定 子。多备两条放在书包里, 了就可以换。还有,红姐,书包上, 子上最好都绣上名字,班里孩子多,老师也容易 混,不知道哪个书包是哪个孩子的。孩子小,有时候自己也不认得自己的书包。” 刘红在后面听着,惊讶道:“上个幼儿园还那么多事呢!我还想着直接送过去就成了呢。这样,凤霞,你多给我想想,给我写个注意事项,我回去一点点准备。” 第47章 对于开学这件事, 许童小朋友也十分期待。 本来是不愿意去上学的,可褚凤霞告诉他,给他换了新的幼儿园。许童就开心了。 而且他在文化 学篮球这一段时间里, 又 了两个朋友。其中一个小朋友, 也是在食品厂上幼儿园,开学后一样是大班。两人说不定会是同班同学, 许童更加期待开学了。 下午上完篮球课, 许童没有回家, 而是跟着张光庆走了。 这是褚凤兰要求的, 说许久不见许童, 想他了,让张光庆下了课把许童带回家,等褚凤兰回去后, 两人带许童去吃好吃的,庆祝他马上要开学。 张光庆把许童抱在自行车前面, 让他坐在横梁上。 姜冷荷从旁边经过时, 还看了许童一眼。 她不明白, 一个姨夫也能对孩子这么好,由此可见,张光庆这个人,是怎样一个人。其他不说,肯定是 老婆的。 张光庆和姜冷荷说了再见, 便带着许童回家。回到家, 家里竟没有人,张光茹留了条子, 说是带爸爸妈妈去外面吃了, 让张光庆两口自己解决晚饭。 张光庆可开心了, 本来还在考虑怎么和家里说,这下省了口舌。 等褚凤兰下了班,两人便带许童去吃饭。 许童自己点的,想去吃牛排,还有冰 凌。 三个人进店,服务员理所当然把许童当做是褚凤兰和张光庆的孩子,一直在旁边说给你们儿子点个什么什么吧,这个可受小孩喜 了。 褚凤兰十分生气,可又不解释,总之服务员介绍什么,她就偏偏不点什么。 张光庆在服务员走了之后,小声安 褚凤兰,让她别和他们一般见识。 褚凤兰有些惆怅,看着大快朵颐的许童,对张光庆说:“也不怪人家误会。咱们的年龄,带着许童,不管是谁,都会认为是咱们的儿子。” “别着急嘛。”张光庆劝道:“咱们都好好吃药呢,肯定没问题,就是时间早晚而已。” 话虽然这么说,可褚凤兰依然不开心。晚饭什么都没吃,只点了一个冰 凌,还只吃了一小半,剩下都给张光庆收底了。 吃完饭,外面的地摊摆了起来,天还热着,可是有的秋装都上了。褚凤兰又给许童买了一套秋装,让许童开了学再穿。 “我去送童童,你先回家吧。”张光庆看着褚凤兰 神不佳,心不在焉的,便让褚凤兰先回家休息。 褚凤兰也不想多跑了,不知道怎地,最近她身上懒懒的,没有一点力气,总想躺着。在班上和同事说了,同事还说她是中暑的症状,让她多休息,多喝开水。 褚凤兰便自己骑车回了家,她刚到家,正在开锁,张光茹他们也回来了。 一家人刚下了馆子,吃得十分尽兴,回到家就看见褚凤兰才到家。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