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不必缴税,应该是政府发给他,他的薪水,而薪水以外的收入怎么能够不缴税好呢? 如果田税不缴纳,可以说这是朝廷恩德,免税也就算了,但是做生意这种事情又不是官商,又不是国营企业理所当然是必须缴税的,绝对不能够轻易放过。 朝廷开始缴纳商税是钱汝君在银河城开办商业的时候才开始的。 而且他们要求银河城也要跟着缴税,因为他们说银河城是属于朝廷的势力范围之一,如果不缴税,没有办法对人民 代,所以银河城需要身先士卒。 对于这点钱汝君完全没有反对的意见,因为她认为一个商人如果不缴税,他获得的利益没有办法跟朝廷分享,地位就不可能提升,他们也就跟能决定利益的最高权利单位产生了鸿沟。 而朝廷所做的很多事情,商人也往往是最大利益的获得者。 因为比如说朝廷在修路,平民百姓一天也走不到几次,但是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他们常常就需要用路。 所以修路这种事情,商人来说,比对平民百姓来说更有用处。 当商人缴 更多的税的时候,朝廷就有更多钱可以修路了。 大汉时期,能够称为道路的路,实在没有几条。 想要符合后世标准的,更是一条都没有。 所以商人要缴更多的税,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 钱汝君认为,商人更应该捐钱,专款专用,开辟更多条道路。 让商品能够产生 通,这样,一个人的一生,才能够享受更多的事情。 “时间,距离”在大汉时代,是比更多商品还像商品的商品。 对钱汝君来说,她来自于一个商业社会,多多少少知道大部分的商人经营之道,越大的商人,他对于朝廷稳定 的需求就越高。 如果朝廷不稳定,他又怎么样才能够做好生意呢? 有些人发的是战争财,靠的吃的是朝廷的血,把国家的物资卖个保密对象。往往也能够得到极多的钱财。 因为越难拿到的物质,也就越值钱。 即使,这件物资的造价不高。 如果他的战争财,吃的是官方的战争财,例如帮忙转卖战利品,钱汝君也不会反对。 但是如果他的战争财,吃的是 血的战争财,把大汉所拥有的优势条件的东西都卖出去,让被人学会了自己的本事。 钱汝君就想要把这些人抓来杀头。 做普通商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他眼中只有利润,没有国家。 然而一个人怎么能够没有国家呢? 如果他到了别的地方去,别人可不会对他特别保护,如果对他特别保护,也是看在他所属的国家的分上,不敢伤害他。 所以钱汝君觉得商人最应该缴商税,而且必须缴税,而他们缴的税也不能够太高。 不对,应该要看做的是什么生意。 不同的生意,利润基础点不同,商税就不能一体化。 缴税高的,应该是奢侈品,而不是 常用品。 有些奢侈品,缴的越高,卖得越贵,对民生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国家却能够从中获得极大的利润。 但是对于 常用品,商税应该订的极低。 然后他们卖的钱也必须比较低,如果刻意调高,那么商人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让人民百姓活不下去,是一个国家最大的悲哀。 因为人民百姓再怎么没有办法提供金钱,但是人民百姓能够提供的人力是国家最后的保障,至少他们可以从军。 养的军队也必须让他们能够吃 饭。 有钱出钱,有力的人出力,是一个国家立国的基础。 现在朝廷缴纳商税的方式是一刀切,不要说商人,钱汝君都觉得受不了。 钱汝君自己就经营各种商业,有些行业觉得无所谓,但是有些商业行为会受到冲击。 最可怕的是,错误的商税会导致民不了生。 因为,没有商人会做没有任何盈利的事业。包括钱汝君本身。 除非是国家。 国家在最求稳定的情况之下,必须做到这点。 钱汝君认为,她有必要跟现在大汉管理商业的头头们,好好的商量,他们似乎对商业没有足够的了解。 或许只有商人才能够对,商业有足够了解吧? 钱汝君突然想到后汉武帝的时代出现的桑弘羊。 不过桑弘羊现在估计都还没有出生,即使出生,也没有当官的觉悟。 第七二五章 问话 长安未央 内。 钱汝君看着大汉最辉煌的建筑,掩鼻闻着城市的淡淡臭味,等候皇帝的召唤。 幸好,没有让钱汝君等太久。 不管皇帝原本做什么。 当带着钱汝君回来的黄门,进去通报之后,很快钱汝君就被召唤进去了。 “辛苦了。” 皇帝刘恒对着钱汝君说道。 钱汝君注意到,皇太子刘恒也在一旁,就像是一个乖学生一样,准备聆听皇帝的指示。 估计,皇帝真在逐渐转 他的权利。 这非常难得,皇权能够顺利过度,其实,就是要看皇权专 的方式,有没有出问题。 “这是儿臣该做的。”钱汝君说着样的话,听着语气没有什么起伏。 没有办法,她才从长安的轨道 通下车,做长安制式的马车就来到皇 。 已经舒服习惯了,一下子坐到这么不舒服的车子,让钱汝君很不习惯。 “你做的比我想象中的还好。”听到钱汝君变得疲累和冷漠的语气,皇帝刘恒有点不习惯。 钱汝君向来在他面前,都是一副甜甜讨好的样子。 现在看起来,似乎她心里的怒气不小。 难道他做错什么? 皇帝其实是不能有错,有错的只能是别人。 “儿臣只是尽力想要做到最好。” 跟皇帝的说话,很别扭,有时候要想很多东西。按理说,钱汝君不笨,甚至比一般人聪明。 但是这种挖空肚子,把别人的算计,都想的一清二楚的活,钱汝君不太能够做的了。 钱如君实在很不愿意说话,因为在皇帝面前,现在好像,不是说实话就好。 等她越了解皇家,越了解皇帝这种生物的时候,她就发现,想要做到这样的事,会把自己的脑门子杀死。 对皇帝,要说的话不是实话,而是一直皇帝愿意听的结果。 有很多事只能说不能做。 皇帝说的话也是如此。 皇帝永远不会给你正面的答复,至于朝廷高官那种心思,还有玩意儿能够从至于里面 丝剥茧,想到很多东西,钱如军还没有这个能力。 她不知道,她这种疲于应付的态度,又给了皇帝刘恒本身不好的联想。 “这样做草原就真的能够安稳了吗?银河城管得了这么庞大的草原吗?” 皇帝决定先不去想皇帝究竟想些什么问题。 而是问他最关心的问题。 钱汝君做的事情,他和朝臣,以前就没有想过。 如今在银河城里面的汉人,不到一千个人。 但是银河城管理的草原人,已经达到五十万人。 据火头军报告,其中有十万人是听话的草原人。 而外面的依附者,是听这些草原人的话。 这种情况,在皇帝眼中,就是危如累卵。 “管不了。草原的银河城只是初步计划,原本的计划里面还要在建立五个城市,这五个城市分别在距离银河城五百里,然后在五百里外,再继续建立五个城市。这样铺设出去,草原才能够真正的控管住。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城市已经盖好了,剩下的城市基本上就是以六角形的分布向外扩展,不过这种计划在遇到地形的阻碍,基本上就不能够这样进行着。 这种建设模式,只适合平坦的平原。 是适合平原的计划,所以如果遇到高山地带还必须因地制宜的减少或增加,或者挪移。这种建设方法,就是要建造一个中地城市。” 钱汝君,果然,不知不觉,就开始自说自话,也不管皇帝刘恒能不能听懂。 “什么叫中地城市?” 皇帝刘恒,果然有听没有懂。 钱汝君心想,她好像不能说这是以前德国创造出来的一个理论,认为中地城市是最适合发展的一种平均状态的城市。德国现在都还没有产生呢! 真正的最高级中地,能够供应这个地区所有的需求的东西,昂贵的东西在高级中地城市才能够有,而四周的中低层中地城市,只能提供次级产品。 最低级的中地城市,更是只能够提供柴米油盐酱醋茶。 这些每天必备的东西,而 据需求的不同,需求越多的城市可以在距离越遥远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些中地城市其实是有等级的,银河城所要担负起来的就是最高集中地的任务。 但是这个理论,钱汝君也记不太清楚,甚至在看的时候都有点模糊,但是她却把她在草原上。 因为她觉得草原这么开阔的地方,地形这么平坦,最适合用中地理论来重新构筑一个城市的体制。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