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说比当皇帝,他相信李从嘉跳着也勾不到自己的脚板底。 “朕打算建一个文学馆,弘扬我华夏文学。不只是儒家孟孔,还有各类学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重光来给朕当一个学士?” 李从嘉瞬间心动,他本就不喜 困在一处。 罗幼度此次邀请,不易于无视他江南王子的身份,给他自由,以另外一种身份在汴京生活。 “臣谢陛下隆恩!” 李从嘉赶忙谢恩,他顿了顿道:“经此一事,臣有心换个名字,换个身份,望陛下恩准。” 罗幼度瞬间来了兴趣,他就觉得李从嘉没李煜有味道,笑道:“唤什么,是你的自由,朕不干涉。” 李从嘉 觉罗幼度比自己还高兴,心下好奇,却也不敢多言,只是道:“臣想好了,改从嘉为煜。” “李煜!好名字!” 罗幼度赞了一句。 李景本心情抑郁,但见自己 子与中原天子关系意外融洽,心气莫名舒缓了许多。 优待了李景、李煜父子,罗幼度明显察觉出江南的那些清 大臣温顺了许多。 韩熙载、徐铉、徐锴不约而同地向报纸投稿了。 其实他们也想乘坐上罗幼度这艘迈向天下一统,再现汉唐盛世的大船。 只是文人嘛,难免矫情。 他们放不下自己亡国之臣的可怜尊严,又不想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所以罗幼度这里给了一个信号,立马就顺杆而上了。 徐铉、徐锴两兄弟在江南给称之为江东二徐,是江南的文坛翘楚。 韩熙载也是如此,号称神仙中人、韩夫子,但与徐铉、徐锴的文章不同,韩熙载投得却是治国之道。 “论刑政之要,古今之势,灾异之变……” 罗幼度看着颇有道理,命人将韩熙载请来,与他好好谈谈。 真要是人才,不管矫不矫情,这该用的还得用。 “陛下!” 在等韩熙载的时候,罗幼度先一步等到了赵普的求见。 “定难军 了。” 罗幼度 神一振说道:“怎么回事?” 赵普说道:“ 据西北传来的消息,夏州拓跋氏兵围节度使府衙,喊着‘杀叛逆,归中原’的口号,强攻府衙,杀了节度使李彝殷。” 罗幼度眼前一亮,说道:“成功了?” 赵普摇头答道:“李彝殷的儿子李光睿带兵稳定了局势,他剿灭了叛军,自称夏王,正在定难四州围剿拓跋氏叛贼。现在定难军已经人心惶惶……” 第八十九章 臣敢! 罗幼度从赵普手中接过情报,细细阅览,看到关键处嘴角不知觉的微微翘起。 这困定难军的效果可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此次发生叛 的拓跋氏与定难军的李彝殷居然是同宗。 众所周知拓跋氏是 项部落中最大的姓氏之一,尤其是位于银州、夏州附近的 项部落。 他们都是当年左羽林大将军拓跋朝光的后裔。 昔年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起兵反唐,并向西北 项、吐谷浑等内附各族蛊惑煽动,意图引 他们一起叛唐,发动叛 。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为防范 项各部受煽动被裹挟出兵,建议唐代宗将 项部内迁到银州以北、夏州以东一带,避免与叛军接触。 拓跋朝光便是在这个时候迁徙至银夏附近。 百年之后,黄巢攻破长安,拓跋朝光的直系后裔拓跋思恭在平定黄巢作战中功勋卓著给赐以李姓。 故而李彝殷这一脉以李为姓,但其他分支还是继续沿用拓跋氏。 此次叛变的是拓跋什翼,论资排辈与李彝殷是叔侄关系,完全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拓跋什翼都打着“杀叛逆,归中原”的口号,可想而知,现在定难军的内部是什么情况了。 罗幼度这穷围定难军的战术太狠太绝。 几大将领将定难五州三面合围,不定时军训,迫使定难军长期在边境陈兵应对。 定难军本就地处贫瘠之地,哪里 得起这样的消耗。 尤其是在契丹内 之后。 契丹对于定难军这个悲催的盟友还是很支持的,尽管有府谷的不住袭扰,还是想尽一切办法给予定难军支援。 但随着契丹内 ,耶律敌烈已经成为中原朝廷忠实地舔狗。 定难军已经得不到任何支持。 他们掌控的五州地完全无法自给自足,百姓穷困潦倒,没有任何油水可以剥削。 成群结队的百姓冒着生命危险向中原逃难。 李彝殷面对这种情况,只能从州府各世家豪族入手,从一开始的求,到后来是强迫。 定难五州银、夏、绥、宥、静,离银夏李家核心地最远的绥州,在半年前就支撑不住了,向姚内斌投降。 余下四州,李彝殷勉强掌控。 为了应对中原的袭扰,他们甚至沿着横山山脉建立大大小小八十余军寨,好似长城一样,位列于山脉要地。 便如乌 一般,被动地受着中原诸路兵马的进攻。 罗幼度看着情报脑中想着应对之法,是收网,还是继续等下去? 这时殿外传来了韩熙载求见的声音。 罗幼度示意赵普在一旁入座。 韩熙载大步入殿。 罗幼度看着面前在江南给成为韩夫子,神仙中人的好人物,也不免暗赞一句“好气度”。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