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胡辇听的莫名所以,但她能够总结这段话的意思:左右不过是自己男人牛 ,这就够了。 萧胡辇心情愉悦,说道:“那你有什么打算?就你这身板,怎么样也上不了战场,我这不养闲人。” 耶律贤道:“萧大娘子军中就不需要文人吗?不才,文笔不差,术数也有一定水平。中原的乘除法了然于 ,当一文员,自问还是能够胜任的。” “不要!”萧胡辇摇头道:“你这人我看不透,不敢用。谁知道你心底打什么鬼主意。” 耶律贤掩嘴咳了咳,说道:“如此,便劳烦萧大娘子将在下送往汴京吧,看看罗天子敢不敢收留在下……” 萧胡辇起身道:“就这么定了,你养好了身体,我派人送你去汴京。” 她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萧胡辇出了驿站,来到自己的住处,给罗幼度写了一封信,信中将耶律贤的身份情况详细说明,命人快马送往汴京。 罗幼度给了萧胡辇直达天听的权力。 毕竟订下了盟约,往来书信少不了你侬我侬,怎么能够让议政厅的官员查阅? 公然 狗,有伤风化。 罗幼度收到信件的时候,正在批阅凉州、陇右、河湟的年终总结报告。 这是地方政府全年的行政成果,由地方一把手负责总结入档案。 全国州府都会有类似的总结,这些总结也将会是吏部统计官员功绩,安排升迁的资料之一。 当然不排除有人胆大妄为虚报实情。这时朝廷的监察御史将会派上用场。 朝廷每年都会不定时地安排监察御史做区域明察暗访,检查官员风评。 武德司也会 据罗幼度的心血来 ,随机而动。 在吏治这方面,罗幼度向来抓得很紧。 他信奉高薪养廉的政策,朝廷官员只有囊中有钱,才不会去贪小便宜。 这不贪小便宜,就不会越陷越深,导致贪大便宜,从而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 当然这种方式只能做到尽量避免,而无法完全杜绝。 历朝历代就不存在完全清廉的朝廷,只是多少罢了。 但在俸禄足够的情况下,还贪得无厌的谋取私利,对于这种人,罗幼度是从不姑息的。 趾缺人口,情况稍微恶劣的,都往 趾丢,废物利用。 “陛下,这是萧将军送来的密信。” 罗幼度脸上挂着几许笑意,萧胡辇在北边干得不错,效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一些,得写封 麻的信鼓励鼓励。 他随手打开了信,看着信中耶律贤来投,眨巴了几下眼睛。 第六章 政治战略 这耶律贤,是那个耶律贤吗? 罗幼度有些不可置信,继续看下去。 很快就从信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契丹世宗耶律阮的儿子,前皇帝耶律璟定下的皇储。 这身份,没错了。 历史上契丹的中兴之主,冒着生命的风险前来投效。 这蝴蝶效应,有点可怕。 罗幼度看着萧胡辇信中最后表示耶律贤愿意南下拜见,问他是否同意。 罗幼度想都没想,便在心里应诺下来。 别说这个耶律贤,即便是历史上那个契丹的中兴之主耶律贤,又能如何? 左右都将臣服在自己脚下,提前见一见,有何不可。 在萧胡辇的信中也介绍了耶律颇德,表明了他的身份。 契丹的多朝元老,为契丹立下汗马功劳,给册封为大王的好人物。 “看来,契丹新老大臣之间的问题,可比想象中的严重。” 罗幼度轻声自语,之前没有察觉是因为没有导火索。 萧胡辇的出现,就是点燃这问题的导火索。 “也许这就是耶律必摄跟耶律贤的差距吧。只是可惜了……计划得改一改了。” 耶律必摄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确实比睡皇帝耶律璟强,称得上一句有为之君。只是或许因为得位不正,对于老臣不够包容。 而耶律贤比耶律必摄更喜 汉文化,对于汉臣的器重更甚,汉化得更加彻底,同时他对老臣的包容忍让,也赢得了老臣的信任,为契丹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罗幼度深知消耗民力的危害,耐着 子发展民生,停止征伐。 可对于东契丹的政治谋略却不曾半点松懈。 最后一个后世人,对敌国 迫的政治手段见过不少,学以致用。 文化侵略只是表面,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将耶律贤推出来。 依照他的原定计划,耶律贤将会成为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 东契丹内部暗 涌动,耶律必摄得位不正,又大幅度重用汉臣提拔后起之秀。 如此作法,必然会惹怒跟着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南征北战的老将,心存不 必不可少。 耶律贤的身份能力比之耶律必摄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汉文化的入侵,将会进一步 化契丹人与汉人的对立。 契丹老臣与汉臣之间的矛盾,将会难以遏制。 这个时候耶律贤必然会成为契丹老臣对抗耶律必摄最大的筹码。 从历史表现来看,罗幼度个人觉得,耶律贤的能力要胜过耶律必摄一筹。 但是耶律必摄抢得了先手,占据了先机,耶律贤想要领着一群老臣,对抗耶律斜轸、耶律休哥外加韩德让这样的组合配置,想要取胜,并不容易。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