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雨都已经做好了计划,并向国内几大 纫机厂进行了咨询,他回乌县前基本已经确定购买哪一款电动 纫机。 没想到方静居然进盛华服装厂当工人,哦,听老娘的口气,好像是个以工代干的岗位。 以工代干? 听着好听罢了,说到底不过就是个工人。 难道自己当老板不如去工厂当工人? 真不知道脑袋是不是被门给夹了! 木已成舟,方明在家里没再多说,最多也只是在心里暗戳戳地吐槽,见到刘欣雨哪可就忍不住了,他对老娘和姐姐毫不留情的一顿吐槽倒是把刘欣雨给逗得哭笑不得。 “行了,多体谅体谅你姐,去盛华上班也不错,至少旱涝保收,再说人家开给你姐的工资也不低。”刘欣雨含笑打断方明的吐槽,转而问起家乡几个厂的情况。 方明将这次回乡的情况,徐徐道来。 留芳被服厂已经没有了,所有的设备以及仓库里的布匹和成衣全都转给了民勤包服厂,算是民勤包服厂的分厂,仍然租用留芳被服厂的厂房。 说完这次乌县之行,方明拎起地上放着的那只包往桌上一放推到刘欣雨面前:“欣雨姐,这是留芳被服厂这些年账本和转让协议,既然我姐另有选择,该分的还是分了吧。” 刘欣雨看了眼包,没有着急动手打开。 留芳被服厂的情况她还是比较了解的,前几年并没有赚到多少钱,就算有些利润也都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了,也就最后一年才赚了些钱。 因为是转让给民勤包服厂,这个转让费并不高,利润加转让费大概在四万左右。 按照当初签订的协议,刘欣雨占一半的股份,分到手的大概有两万吧。 方静来了京城之后,倒是提过两次,要与刘欣雨把账清一清,只是刘欣雨一直有事在忙,所以到现在都没能 得时间来解决这件事。 既然方明把账本和转让协议全都带过来了,那就把账算了算吧。 那个童装厂刘欣雨决定自己开。 她连童装的品牌都想好了,甚至连生产需要的设备都已经下了订单。 不可能因为某个人就放弃,那不是刘欣雨的 格。 方静愿意进厂当工人,那就让她去,方明如果愿意继续合作,那就继续合作,总之随缘吧。 等刘欣雨终于打开包翻看账本,方明心里松了口气,想了想又道:“欣雨姐,你要是还办厂,我肯定跟着你干。你要是不打算厂办,我就把民勤厂的采购和销售这两块接下来。当然袜厂的采购和销售肯定辨在第一位。” 刘欣雨一心两用,一边翻看账本,一边与方明说话:“民勤服装厂就找不到一个伶俐的?下次回乌县,在民勤服装厂和袜厂各挑一个脑袋活泛,能说会道的,你带他们一段时间,你尽快给 身出来。我这边设备都定下了,等着你来当厂长呢!” 当厂长?! 方明的眼睛瞪得老大,一脸的不敢相信。 “怎么,对自己没信心,还是对我没信心?!”刘欣雨嗔了方明一眼。 方明连忙摇了摇头:“就是有些吃惊。欣雨姐,你真的连设备都定好了?” 刘欣雨又嗔了方明一眼,哪还能有假! 这下子方明可开心了,有些语无伦次地向刘欣雨说了一大通保证的话。 刘欣雨有些无语地摇了摇头,不过一个几十个人的小童装厂而已,值得他像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一样吗? 方明好歹也是干了七、八年销售的人,很快就让自己冷静了下来,细细询问起刘欣雨嘴里这个厂子的具体情况。 刘欣雨既然有心要重用方明,当然不会有所隐瞒。 “我记得盛华服装厂就有童装生产车间,咱们也生产童装,岂不是要与盛华进行竞争?”方明有些担忧地看着刘欣雨。 刘欣雨嫣然一笑:“没有我的设计,盛华拿什么与我争?!” 方明嘿嘿一笑,他怎么就忘记了盛华服装厂几乎有九成的新款,设计出自刘欣雨之手,童装更是全部是刘欣雨的设计。 留芳被服厂并没有专门的财会人员,都是由方静做的账。 账本虽然做得比较简单,但是每笔支出和收入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进货单、出货单都有仓库保管员、方静加上方明三方签字。 设备维修费用同样也是几方签字。 留芳被服厂这几年的利润加上转让费,与刘欣雨预计得差不多,一共是40885.55元。 刘欣雨可得20433.78元,最终刘欣雨收了两万,剩下的让方家姐弟自己去分。 第383章 心雨童装厂 厂子的各种手续办理的时间有些长,当一切就绪已经完美错过这一年的六一儿童节。 一是四合院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造,规划出生产区、办公区、仓储区以及员工住宿区。 二是设备到厂需要时间,虽然刘欣雨提前定了设备,但是电动 纫机比较走俏,并没有现货。 三是招聘 练的 纫工并不像餐馆招小工那么容易,最后刘欣雨干脆让方明从京郊招了十二个年轻姑娘,然后亲自上阵进行培训。 厂址就放在畅 园一号院,经过多方咨询和考量,刘欣雨决定自己来当办这个厂的法人,聘请方明担任厂长。 出于各种考虑,除了刘欣雨和方明这两个股东以外,张洪亮、方洽还有刘新建都占了么一点点股份。 不过刘欣雨是理所当然的大股东,占了六成的股份。 方明占二成,剩下的二成中刘新建占一成,张洪亮和方洽各半成。 场地有了,法人定了,股东也有了,厂名和品牌都在刘欣雨心里,接下来就是跑办厂执照。 刘欣雨没去麻烦刘区长,而是带着方明直接去工商部门进行询名。 询名是办理执照的第一步,没有重名才能进行第二步。 刘欣雨为厂子取了个极为普通的名字,因此工商部门初审十分顺利,心雨童装厂这个厂名就这样定了下来。 第二步是向所在地的消防部门提 了相关的资料,事实上无论是开餐馆还是办厂都需要通过在消防部门的审核。 喜洋洋餐馆之所以没走这一步,是因为那里原本就是个餐馆。 当然在喜洋洋餐馆开业之初,消防部门还是十分认真地上门进行了严格的检查。 要是餐馆不符合消防的要求,当然是要停业整顿的。 所幸原先的畅 大酒店在消防方面做得还可以,刘家接手之后,刘欣雨又盯着进行了一些整改,消防方面只会比畅 大酒店做得更扎实,因此并没有接到消防部门的整改意见。 在开始办理执照之前,刘欣雨就已经将四合院的改造方案 给方木匠,由方木匠亲自带着工程队对四合院进行改造。 方木匠忙碌了将近两个月终于按刘欣雨的要求改造完成,并经受住了消防部门严格的检查。 执照拿到手,当然还要去税务部门办理税务登记,偷税漏税这种事,刘欣雨是坚决不会干的。 刘欣雨定的设备五月底才到,这时方明按刘欣雨要求招的十二个姑娘也陆续进厂。 让刘欣雨觉得意外的是,方明不但招了十二个姑娘,还外带招了两个三十五、六岁的大嫂子。 这两位大嫂子都有不错的 纫基础,是城里某大厂的职工家属,曾经都是厂子属下的服装厂的工人,应该算是十分 练的 纫工了。 “两位嫂子为何不继续在厂里干下去?”刘欣雨淡淡地看了眼两位大嫂子问道。 那位赵大嫂子长长地叹了口气道:“我们虽然是厂里的家属,却不是城市户口,因此并不是正式工。厂里要安置那些回城的职工子弟,只能将我们这些临时工给辞了,把岗位让出来。” 听得刘欣雨也不由叹了口气。 像两位大嫂这般的年龄,必定是上有老下有小,就算她们的工资不高,失去了这份工作, 子定然不好过,要不然也不会一脸的愁苦相。 刘欣雨让两位先在老式的 纫机上试了试身手,虽然两位大嫂子显得有些拘谨,但是上了机子 纫的动作确实十分 练。 两位都没有用过电动 纫机,面对电动 纫机,当然是一脸懵。 刘欣雨在心里叹了口气,没有勉强她们,让她们在一旁先候着。 接下来一个个问过那十二个姑娘的情况,十二个姑娘中有两个在家里踩过 纫机,刘欣雨同样让两姑娘上机试了试。 确实有一点点基础,不过与两位大嫂子比起来,差太远了。 一番摸底,刘欣雨对方明招来的这些人也算是心里有数了。 能不能留下来,要看接下来培训的结果。 能不能留得住人,当然要看厂子开出的条件。 “你们也看到了,咱们这里是个新办的厂,而且是个人办的厂。方厂长应该已经与你们说过了,厂里目前能开给你们的工资和食宿条件。如果你们愿意来厂里上班,从明天开始上班。如果你们不愿意来厂里上班,现在就可以走,每人给两 钱的路费。”刘欣雨点了点桌上十来张一 钱的纸币。 两位大嫂子眼睛亮了,她们跟着方明来的时候,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忐忑,因为方明事先与她们说过,厂里只打算招十二个年轻姑娘。 刘欣雨的话,让她们看到了工作的机会,她们当然不会放弃。 两个相视一眼,同时站起来道:“我们愿意留下。” 说完两人又相视一眼,赵嫂子犹豫了片刻又道:“只是……我们能不能不住厂里。放心,我们肯定不会迟到早退的!如果需要加班,我们也可以加班。” 刘欣雨默默也看了两人一眼,没有立刻对赵嫂子的话做出回应,淡淡的目光从十二个姑娘身上一一扫过。 从刚才询问的情况来看,这十二个姑娘基本都是方家庄附近招来的,就算属于京城的近郊,也有公 抵达,但是从畅 园到她们的家至少需要转两次车,每天回家应该不现实。 再说刚才也带她们去后面的宿舍区看过,住宿的条件还是不错的,每天三餐由喜洋洋餐馆提供,这事刘欣雨已经与刘青松沟通。 现在喜洋洋餐馆不仅仅做午餐和晚餐,从上个月开始增加了早餐,提供豆浆、稀饭、油条和包子,所以为心雨童装厂提供饮食并没有什么 力。 姑娘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方木匠家的大姑娘被推了出来。 “请问刘博士,每天的工作时间以及休息 是怎么安排的?”既然被大家推出来,方大姑娘倒是没再扭捏,大大方方地问道。 刘欣雨看向方明,这个自然由作为厂长的方明来回答。 事实上在招工之前,厂里的规章制度已经提前出台了,其中当然有作息时间的规定。 方明轻咳一声,拿出规章制度认真地念了起来。 听完规章制度,姑娘们头碰头小声商量了一番,表示愿意来厂里上班。 第384章 最大的那股子东风 刘欣雨亲自 刀为十二个姑娘和两位大嫂子进行电动 纫机的 作培训。 两位大嫂子虽然接受能力不如年轻姑娘,但是她们有基础,脑子也都不笨,学习进度并不比年轻姑娘慢,这让刘欣雨十分 意。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