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他旁边的周 发赞同,然后说:“思想固化,缺少创新,我这新开的趣说人生专栏一份符合的稿子都没有。” 来的稿子都是那些调调,一点儿“趣”都没有。 他抓着手里一目十行之后的几篇文章递给薛东来。 “老薛你瞧瞧,不行咱还得自己写。” 薛东来接过去,先是随意翻看了下题目: “石桥村烟叶种植完成,期盼再丰收” “谴责刘家村偷 贼” “友谊服装厂厂长工作报告” “嗯,这三篇比较符合,待会儿看看内容,可以的话直接用。”薛东来边说边认真读起来。 坐在周 发另一边的女编辑此刻开口,“老周你看这一篇小故事是不是能发在你的新专栏里,我觉得 不错。” “哦?我瞧瞧。” 周 发扶了扶老花镜,接过稿子一瞧。 “《最好的良药》,从前,有一个……” 小故事很短,展现出来的道理却意味深长。 周 发的眼睛亮了亮,他就是想找这种 觉。 以小见大,用文字的语言来做警醒世人的良药。 周 发看了看署名,“小宛,这名儿不 ,第一回 来稿子吧?” “嗯,之前确实没见过。我刚刚本来没怎么注意,搭眼一看,这字写得真漂亮,就先拿过来读了读。别说, 觉吧,平淡里透着大道理,很有水平。” 女编辑给出自己的中肯评价,周 发也这样认为。 只是,他的新专栏的文章一般都是五百字左右,这一篇少了点儿。 再加一篇的话,会有种画蛇 足 。 “怎么了?”女编辑察觉周 发的表情不对,多嘴问了句。 周 发的面 严肃,“ 几句会显的啰嗦,不 几句,短了点儿。” 女编辑眨眨眼,拿过来之前待定的一份稿子递给他,“你看看这俩放一起能行不?不是一个类别,可以在两篇中间加上个醒目一点儿的标签。 比如良药那篇可以标签 悟人生,这一篇可以标柴米油盐。” 周 发疑惑地接过另外一篇,继而略微惊讶,“猪下水的做法之一,这是菜谱?” “是啊,看来是个懂生活的人写的,署名小菜。”女编辑回应。 因为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稿子,所以她不确定能不能用。 第223章 售罄 周 发跟女编辑这边的讨论,引起了薛东来的注意。 薛东来这会儿放下手里的稿子也凑过来。 他看过那两个字数不多的投稿,斟酌之后道:“老薛,你那专栏反正是新专栏,就彻底新一回试试。” 反正现在报纸订阅数量严重下滑,刊登什么都是登。 做文学的人思想都跟普通人不一样,所以这两篇顺利通过初审。 但是终审的时候,主编直接喊出一句“胡闹”否定。 在主编眼里,第一篇属于胡编 造,不属于实事。第二篇菜谱更不符合他们 报主旨。 还是周 发以撂挑子威胁,又退了一步将字体调小一号,额外也同意把专栏缩进一厘米,主编才勉强同意发一期。 如果效果不好,直接将创新专栏撤了。 周 发当场答应,但回到办公室之后,他又后悔了。 为了两篇不相干的稿子搭上自己好不容易申请下来的专栏,怎么算都亏。 但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他只能硬扛着。 与此同时,宁宛刚刚写出来第二个小故事,准备明天继续投稿。 在她看来,能登报就登报,登不上也无所谓,反正没啥损失,只当娱乐生活了。 叶秀娟放学回了家,从屋里拿出来之前留的南瓜种准备出门。 宁宛刚好从西屋出来,看见叶秀娟风风火火的,多嘴一问:“小娟,出什么事了吗?” “三嫂。”叶秀娟种南瓜的事儿宁宛知道,她不打算隐瞒。 “我去趟山里,把南瓜种上。” 虽说这南瓜得过段时间才 ,付出的多,看见收益的周期长。 但是在叶秀娟看来,南瓜子不花钱,她也不施肥,到时候卖多少就是赚多少,没啥成本。 所以值得她付出。 宁宛早就看出来叶秀娟的头脑灵光,她让叶秀娟等着自己,又去堂屋跟张喜凤言语了声中午吃饭不用等她,便带着叶秀娟出了门。 去后山的路上,宁宛跟叶秀娟闲聊起来。 “小娟,你平时都卖什么?” “啥都卖,只要能赚钱的都卖。” 俩人声音不大,但都能听见彼此的声音。 宁宛在心里做了个定义,又问:“没打算专注地卖同样一种东西?比如,卖衣裳的只卖衣裳,卖零嘴儿只卖零嘴儿,卖南瓜就只卖农作物什么的。” 叶秀娟一愣,不明白宁宛为什么会这么问。 她眨眨眼,“嫂子,衣裳我不会做,而且成本高,也不好卖。零嘴儿我卖,就是卖些便宜的,南瓜什么的我也卖,都不耽误。” “哦,就像是杂货铺,有需求就能在你这里买到。”宁宛做了总结,心里想着,叶秀娟这样下去的话,等到国家允许放开手脚去做了,完全可以开一家综合型超市。 上辈子,超市这样的概念是在九十年代才有的。 而且没几年就在全国火爆起来,一直到她来这里之前,超市这种行业还稳固地扎 在各个大小不同的城市呢。 所以说,相当有发展前途。 “杂货铺?对,就是杂货,杂七杂八什么都有。只要我能 到手的,我都卖。” 说起这个,叶秀娟觉得很骄傲。但是不敢太大声,难免被有心人听见了,告她投机倒把。 不过她很喜 这样的生活,在付出劳动成果之中赚钱,在赚钱之中体会乐趣。 宁宛点点头,跟叶秀娟手拉手往后山走。 “这样,回去我教你记账。卖东西可以,但别耽误学习,明白?” 叶秀娟眼睛亮亮的,“明白明白,三嫂,我一定好好学!” 她知道记账的意思,村会计就会记账。 虽说平时她也有小本本记录,但有些时候太 ,她自己都是糊里糊涂的。 两人很快到山脚下,叶丽丽已经在那里等着。 叶丽丽的脚边放着铁球跟木桶,种地的装备还 齐全。 宁宛两辈子都没正儿八经的种过地,此刻倒是很 兴趣地加入了叶秀娟的小团体,跟着一起种南瓜。 …… 又是崭新的一天。 临东县服装厂家属院。 胖虎妈拿着份临东 报,如获至宝。 不为别的,正因为她今天早上天不亮去买猪 ,结果还是去晚了。 最后只买回来两 猪大肠。 这玩意儿不处理好了是真难吃,可是吧,有胜于无,时 多了不吃 ,总得买点儿荤腥打打牙祭不是? 回来的路上,胖虎妈正愁着怎么做,就听见路上一个送报纸的吆喝,说今儿的报纸不一样,上边有做菜的方子。 好家伙。 要是别人喊的话,兴许是没啥说服力。 这 报可是正规部门,不会骗老百姓。 所以送报纸的一吆喝,听见的人就纷纷上前打听,识字儿的人也确实看见了报纸上有个菜谱。 那菜谱还专门是告知怎么做猪下水。 胖虎妈当场就觉得这是缘分,立即花了两分钱买了份。 到家之后,胖虎 知道后还埋怨她 花钱。 结果胖虎妈赌这一口气,按照上面写的办法处理后做出来的酱炒大肠,那叫一个香! 胖虎 一口气吃了两碗糙米饭,炒大肠的盘子都被她舔的锃光瓦亮的。 “虎儿她妈,明儿我去排队买大肠,咱还做,这报纸留着,一定保存好喽!” 胖虎 乐呵呵,吃 喝足之后,用水洗干净嘴巴出门找其他老太太唠嗑去了。 同样的戏码在别的普通家庭里上演着,除却做猪大肠,也有做猪肝、猪肺、猪心或者猪肚的。 虽说做出来的味道不如饭店里的,但是比他们平时做的好吃翻倍。 除了吃之外,街面上三五成堆的爷爷 们,有些识点儿字儿的看过了那篇《最好的良药》之后,给老哥们儿老姐们儿科普,只要心态好,要死的病都能好。 要是有谁不相信啊,那些科普的人就会甩出来报纸,指着上边的字念给谁听。 “看着没?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人家都印报纸了,还能是瞎编的?”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