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之初他修了律法,废去诸多严刑以示宽仁,如此大罪都不过斩刑,家属 放。 就算改了律法,他是皇帝有特权,盛怒之下真想诛人九族也不是不可以。但他还是没有失去理智,没有动帝王特权处以极刑。杨涛等人这结局也算好了,有几个谋反的人能得个痛快还不被灭族的? “不是你食言。”元裕抬头,长长叹了口气,“阿爹老了……比不得你。” 元熙突然心脏砰砰跳了起来。 元裕下一句话又转了个弯:“六郎啊……这福安 住着不舒坦,你能不能给阿爹重新修一修?” “好……”元熙有些发怔,“儿子让人来修,给您修得宽敞些。” “听说前些 子江夏王献了个琵琶乐伎来,我也想看看。”元裕道,“琵琶还是杨妃弹得好,也不知她们谁技高。谢嫔擅琴歌……也好些 子没听到了。” 元熙立即道:“自然比不上杨娘娘, 里也无人琴艺比得上谢娘娘,歌声更是不必说了。” 元裕闻言便笑了。 元熙接着道:“阿爹想听琵琶,便让杨娘娘来。想听琴歌,便让谢娘娘来。” 我不会杀她们,你想什么时候听就什么时候听。 谢太嫔被查出指使 人给元熙下 药,便封了 ,还没放出来。杨贵太妃倒是没被监 ,可她哥哥被斩首,一家子被 放,这样的情况下自然终 惴惴不安。 元裕没头没尾提什么杨妃琵琶弹得好谢嫔琴歌好,本就是给这两个人求情。这下得了儿子答复,他也就松了口气。 “我啊……就想住得舒坦些,这 殿什么时候能修好啊?修好了我安稳住着。还有我这儿的人,太少了。” 太上皇说他以后会老实,只想带着两个 妃安安静静过 子了。 向元熙示弱,又何尝不是一种和解…… 元熙心中有些 动,道:“阿爹放心,儿子让人明 就来修,先给您挪去别的地方住着,伺候的人不会少。之前是儿子不孝,不该裁减 人。” 元裕看着他:“好……好啊!” “儿子这便去办。”元熙颔首,转身离开。 黄庆送走元熙,回来陪元裕接着下棋,元裕却已经没了心思,过了很久都没落下一个子。 突然,他道:“你说……当年连皇帝都怕我……怎么我成了皇帝,反倒没人怕我了?” 黄庆长长一叹,道:“陛下啊……那都是多远的事了……” 元裕一愣,目中神光暗了下去,喃喃道:“很远了吗?很远了吗……” 黄庆也不像安抚人,看着他轻声道:“三年了,陛下。” 从元熙不甘心再屈居人下开始,大魏的主人就注定了不是他。 …… 八月,皇帝颁布诏书改元,新年号为元定,以承天三年为元定元年。 十月,大魏全境的佛寺皆完成改制,归理宗院管辖,近八十万僧侣被迫还俗,收缴财物合计两千万两白银,田产一千八百万亩。随后元熙又将这一政策推行至所有宗教寺庙,定下出家条件,出家者需经过理宗院考核,未经考核私自出家者处以严刑。 想出家当和尚当道士?考试先!这经那经的得会解吧?解得对不对还是皇帝说了算。会念一句阿弥陀佛无量寿福就想混吃等死?做梦! 元熙现在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他太需要钱了。他已经灭了燕国统一北方,接下来就是南征伐陈。 他需要钱,需要粮,需要人。突然这样针对寺庙,自然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净意这个妖僧参与谋反,造谣惹了皇帝震怒。元熙在为灭陈准备,能抠的地方都要抠点出来。 寺庙从前占用田地,敛聚民财,靠着百姓捐资就富得 油,却又不给朝廷 半分税。一收缴就收上来那么多财产,国库都充盈了不少,有钱什么事都好办。 长远来看,自此之后寺庙由朝廷接管,百姓自愿捐的香火钱全到了朝廷手里,寺庙反倒像是成了一个朝廷赚钱的工具。连出家都需经朝廷考核,出家人都成给皇帝干活的了。 而那些被迫还俗的出家人离开寺庙种田也好,做小生意也好,都要 税,又是一笔能让元熙开心的收入。 原本出了家什么都不用干,靠着百姓供养就能活得很好的人,突然就得滚回家去自力更生,有几个会愿意?反抗的人自然有,可都被元熙暴力镇 杀 儆猴了。剩下的也就只敢动动嘴皮子咒元熙两句,不敬神佛必有报应云云。 元熙可不管什么神佛。跟元熙说神佛?人家真龙天子,神佛都得敬他几分。 大魏上下连忙几月,终于将此改制推行。僧人道士把元熙骂了个狗血淋头,元熙毫不在意,甚至高高兴兴数钱。 转眼已至年关,玉京城接连下了几 雪,天地皆白。 御书房内,高怀瑜靠在元熙身上昏昏 睡。 他体质异常,夏 易过热,到了冬 又易冷,有时候穿多少衣服都不保暖。一到冬天他就跟那些得冬眠的动物差不多了, 缩在屋里不出来,若是无事,他可以昏昏沉沉睡上一整天。 而皇帝呢,依旧勤勉。天没亮就起来,起来就开始忙碌。 天底下的事都归皇帝管,管不过来了还有他的“皇后”帮忙。高怀瑜又开始被皇帝抓住干这干那,这几月间,有点小型叛 都是派高怀瑜出去几天平叛。元熙是不舍得 人离开自己,不过他更不想真让人觉得高怀瑜就是靠着他的宠 才能有今天,他不能总把人锁在自己身边,高怀瑜如今是因为他才贵为清河王,而他要让高怀瑜的功勋替代自己成为高怀瑜的支柱。 高怀瑜干完活,没事还得去找几个姓高的谈谈心,也是帮着皇帝安抚笼络旧燕勋贵。 这会儿能待在元熙旁边睡大觉,属实不易。 高怀瑜往元熙身上蹭了蹭,稍微变了变姿势。 元熙 气旺盛,他就 去蹭人身上温热。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这样待在人身边陪着人就很好。 许久后,元熙将奏折往旁一摆,道:“一会儿用了午膳,去练兵。” 昏昏 睡的高怀瑜这下清醒了,眉头一蹙,下意识地有些不乐意。那么冷的天,在屋里待着多好,出去做什么…… 不过他也就是心里小小抱怨一句。 元熙准备灭陈,除了到处 钱,还得练兵,培养其中 英。为此他隔几天就亲自去校场监督士兵 练,勉励将士。培养一个弓箭手骑兵花销极大,要是下面人懈怠了,他这钱不就花得很冤? 高怀瑜知道这正事重要,心里抱怨完照旧点了点头。 “陛下……臣好几个休沐 都没休息了。”高怀瑜同人撒娇,“臣要补偿。” 元熙立即笑道:“好,给你补偿。” 他的确有点过于黑心,成天 榨高怀瑜干活。高怀瑜现在还没咬他,纯属 他 得深沉。 高怀瑜本就是随口一说,倒也没真的想讨要什么,不过元熙答应了他也欣喜:“陛下要给臣什么?” 元熙却卖关子:“不能告诉你。” 高怀瑜便愈发好奇期待,连午膳都多用了些。 临走前元熙给他挑了件 绒绒的狐狸 披风,亲手给人系上。 那狐狸 雪白柔软,趁得他面容愈发光彩照人。 元熙忍不住笑:“小狐狸。” 高怀瑜笑着接过他递来的暖手炉揣在怀里,整个人被狐狸 裹得严严实实,成了颗白 球。 玉珠就在一边看他俩趁着穿衣的机会,疯狂往对方身上摸摸碰碰。她也是看习惯了这两人互相把对方当布娃娃玩,你给我挑一身我给你挑一身,还要亲手去帮人穿,她这个 女都不用干这活了。 “不冷了吧?”元熙柔声问道。 高怀瑜却道:“冷。”说着往元熙身边挤了挤。 狐狸 哪里有这条真龙暖和。 元熙就喜 他故意撒娇粘着自己,乐得龙颜大悦,又给人拢了拢狐狸 ,这才转身领人出门。 * 作者有话要说: 久等久等,这两天去外地了一直在跑来跑去刚回来! 第77章 自古弓兵多挂比 “ !” 一声令下, 众士兵纷纷放弦,箭矢如群鸟疾冲,直朝箭靶扑去。转瞬间箭靶上就扎 羽箭, 也有几支箭 靶落地。 元熙坐在一旁默默看着,高怀瑜陪坐在侧。大冬天的还在屋外, 吹点风就能把人冷得一哆嗦, 高怀瑜便把自己裹在狐狸 里,头都不愿意动一下。这时他却转头看了眼元熙,果然从元熙面上瞧见几分不悦。 论箭术,元熙就是当世佼佼者, 指哪儿 哪儿,每发必中。当初少年领兵第一次出战, 就一箭 死了敌方主将,从此一战成名。对面只要听见是领兵的是元熙, 就可以小心保护自己脑袋了,因为极有可能被元熙在百步之外一箭 穿。 多少擅长搏杀的勇猛斗将都是死在这一招之下, 力大无穷擅长使刀兵又如何?还没能近元熙的身就被一箭 死了,都轮不到元熙用上近身兵器。 玉珠穿越过来后得知元熙当年事迹, 惊得一愣一愣的,表示自古弓兵多挂比, 诚不我欺。陛下如果穿到现代去, 不能干皇帝这活了,去参加比赛拿个冠军也完全可以吧。 身为一个箭术高手,元熙对士兵这种练习结果自然不 意。他沉下脸盯着地上的那几支箭,没有说话, 挥手示意下一批人上前。 又是下令一起放箭, 依旧大多 中, 有那么零零散散几支箭 靶。 众士兵轮 完一次,军官示意停下,转而向皇帝道:“启禀陛下,士卒皆已 箭完毕。” 元熙点点头,道:“把 靶的箭点齐收过来。” “是!” 军官转身传令,前排士兵齐齐上前,将落地的羽箭捡起收好,呈到元熙面前。 “回禀陛下,一共三十七支箭。” 元熙便道:“今 由朕亲自 练的兵卒,一共三百,三百人 ,三十七人不中,虽有进步,可离朕的期望还远。” 这样的准确度其实已经十分不错了,但元熙并不 意。天钺军是元熙培养的 锐,他的要求是每一个人都要百发百中。 这只是一个固定靶子, 固定靶子最简单了,怎么可以有人 不中!真上了战场,敌人会站着当靶子让他们 吗?战场的环境比这更复杂,条件比这更恶劣,要面对的情况更多。固定的箭靶都 不好,以后到了战场上怎么杀敌? 元熙看向身旁的高怀瑜:“清河王,你来。” 冰天雪地缩成狐球的高怀瑜懒洋洋地起身,道:“臣领命。” 他解下身上披风, 出一身窄袖红 圆领袍,正要将披风放下,却被皇帝伸手接过。 愣了愣,他还是任由皇帝帮自己拿着,径直上前取了弓箭。 “机关靶。”元熙抱着狐狸 道。 军官应是,立即上前打开机关。原本呆呆立在对面的靶子突然移动起来,忽左忽右忽前忽后。连圆靶都在靶桩上面时上时下地移动,高度随时变换,毫无规律。 高怀瑜持起弓,望向箭靶的目光极为锐利,仿佛就是在面对自己的敌人,身上瞬间爆发出一种让人生畏的气势。 他 本都没怎么蓄势,抬臂、搭箭、拉弓、放弦,所有动作一气呵成,没有片刻停顿,似乎连瞄准的时间都不用花。 可这样看起来很随便的一箭,却正中靶心。 元熙微微一笑,面上难掩骄傲。 不愧是他的大魏战神。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