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月光景,却好像恍如隔世。 他们用短暂的时间重新认识、相 ,好似在以此弥补他们中间漫长的四年空缺。 任惟突然安静下来,搂着应 和的 ,贴着他的后背轻轻说:“应 和,我在美国的时候经常会梦见你。” 有时候是一句似是而非的话,有时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背影,有时候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片段。 但他梦见过很多次,应 和曾反反复复入他梦中,与他相逢。 “真的假的?”应 和呵了一声,不知道信了还是没信。 “真的。”任惟缓缓补充,“所以,应 和,哪怕我忘记了,但还是在这四年里想起过你很多次。” 或许每一次应 和思念他的时候,他便会在晚上梦见应 和,他们在梦里约会。 绝大部分时候,应 和都觉得自己对任惟的失忆毫不介意,毕竟这是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是任惟自身能够控制的,但还是会有在任惟对他们过往点滴毫无记忆时,生出来那么一丝难过。 好像这个人确实还是那个人,但是他们之间却缺失掉了一部分,并且因为少了那一部分而显得不那么完整。 情难有完美,但应 和没想过连完整都难保。 应 和有的时候会为此沮丧,每次都偷偷的,一次也没有告诉过任惟。 可任惟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他的人,从前是,现在也是。 他了解应 和的忧虑,也想过该如何让应 和不那么忧虑,并为此付出努力。 无形中,应 和缺失掉的那部分过去已经慢慢被他与任惟新创造出的记忆所填补, 渐充沛。 快要到家的时候,应 和总算回答:“好吧,相信你。” 相信你也在以另一种方式思念我,在我思念你的时候。 车子停稳,任惟扳过应 和的脸,将他的头盔玻璃掀起来,凑过去跟他接吻。 一路的海风并没能吹淡任惟嘴里的补汤味,应 和在餐桌上逃过一劫,没想到在此处又被找补回来。 他快速叫停,无奈地对任惟道:“任先生,我们能不能刷个牙再亲?” 可等任惟兴冲冲跑去刷牙,又被应 和以刚刷完牙嘴巴里还有牙膏味为借口,拒绝了他的索吻。 任惟一怒之下怒了一下,飞速用手机下单了口腔清新 雾和口香糖,决定以后随身携带,不给应 和任何拒绝的机会。 在一月喝了四次外婆送来的大补汤,并且每天都一 三餐喝中药后,任惟的脸都喝绿了,嘴巴里涩涩发苦,总算 来八月里的第三件大事——陈俊的出花园。 成人礼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任惟也并非没有参加过别人的成人礼,但是他参加的那些无非都是在顶级酒店宴请宾客,千篇一律,没什么意思。而离岛这种带了地方风俗特 的成人礼,任惟这却是头一回参加。 也是为了照顾他这个头回参加的新客,翠姐还特意给他送来了邀请函——一枚贝壳。 美设计的邀请函任惟屡见不鲜,对这特殊的邀请函却是珍而重之,新奇又雀跃地随身携带,整 放在衣服口袋里,时不时拿出来看一看。 应 和瞧他这样子倒像是得了什么奇珍异宝一般,猝不及防被问了一句:“应 和,你们这办婚礼的话,邀请函也是用贝壳吗?” 彼时应 和正在喝水,被这么一句话惊得呛咳起来,面 红地瞪他,“什么婚礼,谁要跟你结婚?” 任惟没脸没皮地眨眨眼,“不是在外婆面前说了要娶我吗?难不成是骗我的?” 应 和听得目瞪口呆,真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了。他咽下一口水,目光躲闪,含糊道:“不算骗……但,总之不是现在。” “好吧。”任惟似乎心有不甘,但很快又道,“那我先准备求婚吧。” 应 和又咳了起来,半是恼怒,半是羞怯地瞪向任惟,抿了抿 ,“哪有求婚还事先告知的?不都是偷偷准备吗?” “也是,那你当没听见好了。”任惟想想确实有道理,立刻耍赖过来晃应 和的脑袋,像是要强行把刚才那段记忆从脑子里晃出去。 应 和被他晃得头晕,在这样的头晕目眩中,却真的开始思考他与任惟的婚礼。 任惟喜 西式的,还是中式的? 应 和希望他喜 西式的,因为应 和想穿西装,他觉得自己穿白 西装比穿大红唐装好看些,而且这样捧花用无尽夏不会那么突兀。 漫无边际的思绪终结于任惟的吻里, 齿相碰的吻,很急躁,倒真像是新婚燕尔般。 陈俊出花园那 ,应 和想着要去帮忙,便带任惟去的早。 到翠姐家时,众人还在忙着布置,应 和很快加入了他们,留任惟一人在外看热闹。 任惟倒也自得其乐,看着他们将果冻、金纸、茶叶堆叠成塔,顶上拉了五颜六 的彩带花做点缀,乍一看像是棵特别的圣诞树。 他虽有很多不懂,但是简单不复杂的活能帮得上忙的便也尽力帮上一点忙,倒也不会觉得无聊。 应 和在里屋忙完出来找他的时候,就见他正帮忙将 食祭品摆到竹编圆盘中去。 祭品摆放也有讲究,数量位置都有说法,任惟边听张叔说边摆,神情专注认真,好似是在测试什么 密仪器。 张婶从里屋出来就见应 和在瞧任惟摆祭品,笑道:“小任这看起来就跟嫁到离岛的媳妇似的,都有了半个离岛人的样了。” 话音刚落,那一无所知的“小媳妇”抬起头,对应 和笑了笑。应 和嫌他笑得傻气,不予回应。 一切就绪后,出花园的仪式开始了,第一项仪式是拜公婆母。 汕一带人将未 十五岁的孩童视为养在花园中,公婆母则是一对保佑孩子平安长大的神灵,花园中的小孩是因为有公婆母这对神灵的庇佑才得以康健成长。而到了十五岁,小孩长大成人,便要离开花园去往外面的世界闯 。这也是出花园这个成人礼仪式的由来。 在十五岁以前,为寻求神灵保佑,每个孩子都会祭拜公婆母。到了十五岁出花园这天,便是孩子最后一次祭拜公婆母。 祭拜公婆母的地方在卧室的眠 , 上摆 了粿卷、乌鱼、 等供品,而用于祭拜公婆母的香炉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搪瓷碗,外面没什么花样,里面盛着半碗香灰。 规矩上,只有出花园的小孩和小孩的亲属可以进卧室一起祭拜公婆母,其他宾客只能在外看着。 应 和念着这对他自己来说寻常的祭拜仪式任惟却是从未见过,便特意寻了一处能够看见里头情形的角落同任惟一起站着,好让任惟能够看到仪式的全程。 “应 和,你十五岁的时候也拜了吗?”任惟记着那天吃饭的时候,张叔提到过应 和十五岁那年因父母意外亡故没有办出花园的事,又听应 和说这神灵是庇佑孩童健康成长的,不免 心起来。 应 和一愣,努力回忆了一下,发现还真没有。 每年拜公婆母的 子有讲究,分别是过年、元宵、七月七和冬至。父母意外去世那年,应 和过得浑浑噩噩,不仅拒绝了大家给他办出花园,连到了 子都没去祭拜公婆母。 应 和并非 信之人,此刻听着任惟说的却出了会儿神。 神明这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若是半信半疑则无用。 他拜了十四年的神,却在最后一年遗忘,倒也难怪之后诸多坎坷。 一看应 和的神 ,任惟便知道了答案,嘀咕一句,“那这能补拜吗?” 应 和摇摇头说不知道,任惟听后若有所思。 他们说话的功夫,拜婆母的仪式已经结束,陈俊跟着翠姐从卧室里出来,走到宴客厅进行之后的仪式。 瞧着陈俊拿起盘子里的 放到嘴边,咬了口 头,被 追了一条街还把脚扭了的任惟好奇道:“定下这个仪式的人是不是也被 咬过?” 应 和啼笑皆非:“什么呀,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似的?” 咬 头这项仪式传自一个明代 州状元林大钦的故事。 据称林大钦聪颖过人,上学时答上了一名老者出的对子,那名老者大喜过望,赠予其一只公 。到家后,父亲将公 煮了, 头奖给林大钦吃。 后来林大钦高中,名扬天下,咬 头便作为一个习俗传了下来,承载着父母盼望孩子出人头地的美好祝愿。 任惟仔细看了会儿陈俊手中那只 ,忽然惊道:“这只 怎么还有点眼 呢?” 应 和愣了愣,也仔细看了看那只 ,又看了看边上的丁阿婆,想起来什么似的,道:“这只 好像就是丁阿婆带过来的。” 任惟这辈子唯一见过的一只活 如今也变成了他最 悉的样子,这一变故令他心情极其复杂,导致他整晚下来几乎没吃什么东西。 临睡前,不出所料的,应 和听到任惟的肚子传来一道饥饿的咕噜声。 应 和认命地去厨房给任惟煮小馄饨:“你吃几个?” “十个。”任惟平时一碗能吃二十个小馄饨,但考虑到快要睡觉了,吃撑了待会儿睡不着,便在数量上减了半。 应 和下了十六个,任惟十个,他六个。但馄饨端上桌后,应 和才吃掉三个,任惟就已经风卷残云吃了个干净,并且没吃 似的眼巴巴看着他碗里的。 应 和无言以对,将剩下的三个也扒拉进了任惟碗里。 十三个小馄饨下肚,任惟正沉浸在幸福 足的 腹 中,猝不及防 来了八月里的最后一件大事,也是最让他如临大敌的一件—— 沈 云要来离岛住一段时间,那位知名天才画家,应 和的师哥。 作者有话说: 出花园为 汕一带民俗,有的地方为七月七出花园,有的地方则会找人算吉 出花园,文中采用第二种 第74章 “应 和,你不需要做蜻蜓” “沈师哥说想来我这住一段时间,换换心情,我答应了。”应 和语气平淡地将沈 云要来离岛这一记重磅炸弹丢给了任惟。 任惟的脑海里飞快闪过一连串跟在沈 云后的赞美词,例如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要靠才华的天才画家,神情微妙地一变,如临大敌般以疑问的语气重复:“沈 云要来?” “是啊。”应 和坦然地点头。 “他什么时候来?”任惟不怎么淡定地站起身,忧虑地来回踱步,口中问句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不对,你上次不是说跟沈 云关系一般吗?关系一般他怎么会来你家住?而且你怎么不先告诉我一声就答应他了?” 应 和深 莫名,不理解任惟怎么会这么大反应:“师哥之前也来过啊,只不过那时候你不在。哦对,之前他来的时候就睡你现在睡的那间房。” 任惟的忧虑没得到缓解,反而加重,已经让应 和无法忽略地显 在了脸上,“他之前睡我那间房?!” 这一刻,任惟与那林黛玉共情了,不 想问应 和:你给我的是别人都有的,还是单单给我一人的?怎么给沈 云的和给他的竟是一样的待遇? 任惟不愿意承认,他对于沈 云这个人简直在意极了。 不仅仅因为对方的英俊面容和 取向为男,还因为这个人比他更先认识应 和,并且在应 和的生命里占据重要的一席,以至于应 和提起这个人时语气里带着不经意 的称赞、 羡和敬 。 应 和没那么笨,也没那么迟钝,很快意识到任惟眼下过 的反应可能是占有 和醋意作祟,笑了一下,轻而慢地解释:“嗯,我爸妈那间房平时没人住,家里有客人来了都是睡那间,外婆房间里放了她的东西,我也不好进去收拾。而且师哥一般来的时间不长,差不多都是住三天,有船可以走了就会走。” 沈 云很忙,如若不是因为来离岛的船三天一趟,应 和觉得沈 云也不会再离岛滞留三天。 虽然这次沈 云发来的消息里说想长住一段时间,应 和也没太当回事, 觉应该再长也不会长过一个月。 听了应 和的解释,任惟并没有立即放下心来,依旧是一副忧虑重重,生怕应 和被别人抢走的样子,对每一个出现在应 和身边的可疑人物都抱有高度警惕。 应 和决定不再逗他,有什么事还是说清比较好, 角微勾,“任惟,你是不是从来没有看过沈 云的年龄?” 任惟一愣,反应过来自己确实不知道沈 云多少岁,而后应 和很快告诉了他答案—— “他大我十岁,我跟他 本不可能有别的 情。他认识我那会儿,我就是一孩子。”应 和显然很是无奈任惟吃醋都没 清对方的情况,自己胡 吃起飞醋来。 任惟很快释然了,面上轻松下来,“原来他这么老啊?都三十多了,因为你叫他师哥,我还以为他就比你大几岁。” “当然不是,师哥他跟我又不是一所学校的。”应 和解释起这个称呼来。 沈 云念的是正经美院,也是应 和当初的第一志愿。沈 云知道后,便说可以提前叫他“师哥”,应 和后来虽然没能真的考入美院,但这一称呼还是保留了下来。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