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1章 拒绝 蝉嘶鸣,吵得人心情浮躁。 紫菱和绿莼两个走的 脸是汗,手里捏着的帕子也早已 漉漉的了。 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热得让人发慌。哪怕就在树荫下头,也 觉不到一丝清凉。 她们按照徐 君的吩咐,去看给徐家人准备的住处还有什么需要 置的。 毕竟侯爷夫人给安排了住处就已经很难得了,总不能指着人家事事都做得细致。 总得自己人过去四处仔细看看,才好放心。 “回去告诉姑娘,大件儿的东西都齐备了。若是 置也不必着急,等着家里人都来了,看着再 些吧。”紫菱忍不住又擦了擦汗,“这天真是热死了,多亏没叫姑娘出来。” 徐 君本是要亲自来的,但紫菱和绿莼都执意不叫她出来。这天实在是太热了! “好姐姐,我们坐下歇歇吧,我实在有些走不动了,又口渴得很。”绿莼扇着扇子说。 “那边儿有个凉茶棚子,咱们过去坐下歇歇。”紫菱也渴得不行,她们没雇马车,想着不过是三条街,走走就到了。 谁知这天气实在热得吓人,便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也 身是汗。 到凉茶棚子要了两碗冰水,点茶的是个六十来岁的婆婆,手脚却极其麻利,很快就做好了端上来,还送给她们一小碟酸梅子。 一口冰水下去,绿莼好受得直叹气:“这会儿我才觉得自己还活着!” “说好了就这一碗,不许多吃,否则回去又要嚷腹痛了。”紫菱告诫她。 “可惜这里没有酥山,陈大少爷给咱们买的酥山可真好吃!”绿莼不 想念陈思敬给她们买的酥山,凉丝丝甜滋滋,慢慢的吃,可以吃小半个时辰。 这里只是个茶棚,铺面里才能做酥山、雪丸子这类 细的吃食。 “这陈大少爷也不知是属什么的,为什么每次提到他就出现了。”紫菱好笑地说。 绿莼伸长了脖子,把视线从紫菱的肩膀上望过去,果然看到了陈思敬。 陈思敬今 穿着官衣,但眼尖的紫菱一眼就发现他的官衣和之前不同,显然是升了一级。 陈思敬也看见了她们,含笑走了过来,紫菱和绿莼连忙起身。 “恭喜大人高升!”紫菱笑着福了一福。 绿莼这才发现,也忙跟着道喜。 陈思敬倒有些不好意思,说道:“惭愧惭愧,这都是你家小姐的功劳。” 他因破了柳儿的案子得以升职,心里头十分 念徐 君。 “那 大人出手相助,我们还没来得及道谢呢!多谢大人了。”紫菱指的是那天在清平湖畔,陈思敬仗义出手,才使得崔宝玉不能逞凶。 “不必客气,说起来最后多亏霍公爷带了人去。”陈思敬这个人向来不喜 居功,又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再寻常不过。 “大人怕是还有公干,我们就不打扰了。”紫菱放下茶钱,拉着绿莼离开。 “二位姑娘请留步,在下有事相求。”她们走出不多远,陈思敬从后头追了上来。 两个人忙站住了脚:“大人有什么吩咐尽管说。” 陈思敬手里自始至终拿着个长长的东西,用布包着,看不出是什么。 “这是我无意中得到的一幅画,想送给 君姑娘。请二位帮忙带回去。”陈思敬说着把手里的东西双手递了过去。 绿莼刚想去接,被紫菱一把扯住了,她似乎想起什么来,忙把手缩回去。 “多谢陈大人,只是这东西我们不能接。便是拿回去,我们姑娘也是不要的。”紫菱笑着拒绝道。 “紫菱姑娘不要误会,我只是为了 谢徐姑娘在案子上帮我的忙。”陈思敬连忙解释。 “多谢大人了,不过我们姑娘早吩咐过,这件事不足挂齿,所以不能要大人的谢礼。”紫菱依旧笑模笑样的,态度却十分坚决,“还请大人不要为难我们。” 说着,又道了个万福,拉起绿莼一径走了。 剩下陈思敬站在原地愣了半晌,随后苦笑着摇摇头,转过身也走开了。 他不是笑别人,是在笑自己。 不是笑自己自作多情,而是笑自己自作聪明。 他在这附近徘徊许多天了,就是想把这东西送给徐 君。 案子已经结了,他没有正当的理由再去找徐 君。 这幅画也不是他无意中得到的,而是有意搜寻的结果。 也并不是为了 谢徐 君帮自己破案,那只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他只是想要送徐 君个什么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思来想去,觉得徐 君既然给自己的两个丫头取名为紫菱绿莼,必定是喜 和向往江南风光的。 他便自己画了几十幅江南山水画,又从里面选出最得意的一幅,装裱了并不署名。 只假托是从别处寻得的,送给徐 君。 他觉得徐 君那么聪明,必定能明了这里头的意思,他也好借此试探徐 君的心意。 可谁想连徐 君的丫鬟这一关都没能过。 他并没有因此失望,反而在心里更加喜 徐 君了。 这样一个聪慧的女子,将自己身边的丫鬟也调教得如此知礼谨慎,怎么能让人不喜 ? 大约从来都是好事多磨吧!“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重在一个“好”字。 自己须得好好用心、好好努力才是。 此时紫菱和绿纯已经快到侯府门前了,绿莼吐了吐舌头道:“刚才多亏你拦着,不然我就伸手接过来了。真要是接过来,可就没法退送了。” “姑娘必是早料着这一点,所以才提前叮嘱咱们。”紫菱说道,“姑娘处处谨慎,时时小心。咱们可不能坏了她的名声。” 原来自从那次陈思敬给她们买了酥山之后,徐 君就特意叮嘱了自己的两个丫鬟,说以后陈思敬无论送什么,都不可以再要。 她如何会察觉不到陈思敬的心意? 可是自己早已经答应了侯爷夫人,迟早要嫁到郑家去。 长痛不如短痛,如今绝情一分将来陈思敬就好过一分。 更何况徐 君必须要保证自己毫不动心,她明白自己没有资格。 第052章 徐家进京 立秋过后,天气陡然清凉许多。 街上到处都在叫卖桃子,而西瓜却变得不值钱起来。 因为京中旧俗,立秋时节吃桃,把桃核留到除夕,丢进火里焚烧,可增寿消灾。 而西瓜 凉,立秋后就不宜再吃了。 天近黄昏,西城门进出的车马行人反倒更多了。 人们都要赶在 落前出城或进城去。 有一队不甚显眼的车马缓缓进了城,守城门的见了闲聊道:“瞧这一家子,像是是被召入京的。” 另一个年长些的扫了一眼笑道:“多半是重新启用,这家人不做官也许多年了。” 他们看守城门多年,见过形形 的人,早就练出一套识人的本事,总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这几辆马车上坐着的均是女眷,车帘掀起,看沿街的风物。 脸上或惊讶或欣喜,又夹杂着拘谨和羞惭。 唯独第四辆车的车帘是放下的。 程妈妈整理了鬓发,又抻了抻衣襟,向一旁的女子说道:“三姑娘,十一年了,您又回来了。” 原来这群人正是徐家人。 程妈妈陪着徐 君进京寻求门路,后来又随着侯府的人回了思源县,侯府的人办完事后就回了京,她则留了下来。 随后徐 君去信,徐琅得知三位兄长也将遇赦还京,便叫家人收拾行装,择 进京来。 只是说的容易,真要动身,也要费好大一番功夫。 又要归置变卖,又要定谁留下看老宅,谁跟着进京。 还有一些下人须得辞退,田产租赁,铺面转让,还要和亲戚乡 告别。 这一遭下来,生生忙 了两个多月,再加上赶路的时间,三个月就过去了。 和程妈妈同坐一辆车的是徐 君的三姑姑徐琅。 自从变法失败,徐家老太爷连同三个儿子被 放,老太爷在 放途中便故去。 其余众人均遣返祖籍,三姑娘徐琅担起掌家重任。 这么多年,徐琅一直都未出嫁,如今已年近三十。 同徐家各房的人不同,徐琅的脸上心里并没有多少喜悦。 只因她知道徐家今 能够重新回京,都是徐 君用自己换来的。 同为徐家的女儿,徐琅最明白徐 君为何要如此,也最心疼她的牺牲。 “一晃又是秋天了。”徐琅只这一声叹息,似云淡风轻又似 慨万千。 她十八岁离京,转眼已经过去了十一载。 当年种种犹在眼前,只是京城更见繁荣,而自己却已非昨。 车声辘辘,马儿稍显吃力,徐琅知道车已经上了永虹桥。 车帘遮得再严,她仍是仿佛看到桥上那十二道曲栏和汉白玉的兽头。 当年出京也是到了这里,被那个人拦下,一番争吵后,便再也不见。 城里人多,马车走不快。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