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 也是从江夏那里知道,原来是因为明年国家有个特殊的纪念 ,所以今年影视圈都在扎堆拍摄各种乡村振兴类的影视剧,连带着像他们郎山这种偏远落后地区,也成了业内非常抢手的外景取景地。 毕竟,这些年国家的扶贫攻坚战确实打得很不错,许多贫困山区都借着这个机会 贫致富了,像郎山这样还保留着一些朴素的贫穷风的偏远山区,也很难找了,难怪业内一听说梁导都来这边取景了,马不停蹄就来跟风了。 不过,有剧组愿意来这边取景,对于郎山来说确实是件好事。 最起码剧组来了,首先最直接的就是能带动本地消费,更重要的是,万一这部剧火了,到时候他们郎山作为取景地,说不定也跟以前那些仙侠剧、偶像剧的取景地一样,一下子就火遍全国了呢? 一个地方但凡有了知名度,那就是有了开发旅游业的价值。 到时候估计都不用镇上到处拉投资,就有资本追着利益跑来砸钱搞投资了。 而这,正是江小 他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只是他们人微言轻,哪怕粉丝上千万,影响力也有限,资本不可能因为一个地方出了一个网络红人,就跑去砸钱投资。 可要是一个地方通过热播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一夜火遍全国,那就不一样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江小 特意打电话给孙哲远,想请他帮忙,给村长江有田打个电话,让村里务必做好剧组接待工作,最好是别像上次那样,拍个戏,全村都跑去围观,打扰人家剧组拍摄进度什么的。 “你小子!自己不敢跟你大伯说,叫我替你出头?”孙哲远一听就笑了。 农村就是这样,哪怕小辈的话再有道理,贸然跑到长辈面前指手画脚,教长辈做事,轻的被训斥两句,遇到脾气火爆的,直接拿扫帚头给你两下,你都没处喊冤去。 不过,江小 的话确实有道理,镇上现在也尝到了知名度提高带来的好处,远的不说,就说最近镇上去县里办事,一听说是郎山来的,那态度都好了很多呢。 “行!正好我要去找你有事,顺便去跟有田叔说说。” 孙哲远放下电话,骑上小电驴,没一会儿就到了村里。 江小 找他帮忙,他也正好要找江小 帮忙呢。 “小 呐,咱们县前段时间下了个文,叫我们挖掘一下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听说你爹以前跟人学过竹雕?” “你看现在咱们这里做这些老手艺的,越来越难找了,能不能请你爹帮忙,给我们做几个样品,我们好拿去 差嘛~” 第197章 “孙哥, 你这也太黑了吧?”江小 当场就炸 了。 “我不就请你出面,帮我给有田叔打个电话劝劝他?我这也是为了咱们全镇的发展着想啊!” “你倒好,就办了这么点小事, 就想让我爹给你做竹雕?” “我爹都那么大年纪了,多少年没拿过竹刀了?不行不行!我不同意!” “你先别急啊, 行不行的, 能不能先问问你爹的意见?” 孙哲远知道江小 跟他爹 情最深,而且他现在也赚钱了, 本不想让他爹再吃苦,但是, 来的路上, 他早就想好了怎么说服江小 —— “你不是一直觉得你爹一个人住在山里太孤单了吗?” “依我看,在家里做竹雕这活儿,正适合你爹这样的啊。” “竹雕是个细致活,也不用赶工期, 每天忙完了家里的农活, 一边看电视, 一边雕几刀, 一个月出个一两样作品还是很轻松的。” “而且你放心,这作品的买家我都帮你找好了,咱们县里马上要在省道、县道上建设一批公路服务驿站, 上面的领导说了, 这个驿站既要服务好来往的司机和游客,更要展现出咱们县里的独特文化底蕴。” “我有个同学在县文化局,我跟都他说好了, 我们这儿打算挖掘一个竹雕非遗文化, 到时候让他们也采购一批竹雕摆件, 放在驿站里作为特 文化展示……” “我们家也不差这点钱……”江小 还是不想让他爹太辛苦。 而且他们家楼上的客房明年就能开门营业了,他都盘算好了,以后家里的客房,还有山里的蜂桶、家里的猪和 鸭,这些都是他爹的活儿,他爹还要管着家里那些地,哪有时间来给你们做竹雕? 再说了,竹雕多辛苦啊,眼睛要一直盯在竹子上,一坐坐半天, 杆子都要累断了。 他宁可自己辛苦点,多拍几个短视频,也不想让他爹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去吃这种苦。 “这也不是钱的事情,哎呀,我跟你说不清楚,我去跟你爹说!” 孙哲远决定放弃江小 这个不靠谱的说客。 别人是老爹护犊子,他倒好,护着自家老爹比亲儿子还 贵! 江有粮倒真是会做竹雕,一听说这些竹雕作品以后要搁在驿站里给游客参观,还有可能代表他们郎山镇参加县里的非遗文化展出,他老人家眼前一亮,老一辈的集体荣誉 ,一下子就拉 了。 江小 一看他爹这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得!想做就做吧! 反正他们家也不指望做这个竹雕挣多少钱,权当他爹多了个兴趣 好吧。 不过,为了防止他爹做竹雕 伤手,江小 火速在网上下单,买了一整套专业的雕刻刀具,还有可以戴在头上的放大镜、更亮的白炽灯之类的。 “你买灯干啥?那竹雕又不值几个钱,犯不着大晚上的还要点着灯去做,多浪费啊!我就白天在大太 底下做一会。”江有粮让他把白炽灯给删掉了。 任务完成,孙哲远又把他搜集到的报纸拿了出来。 这些都是上次采访团来郎山之后陆续刊登出来的,江小 这边只能搜到网上的电子版,孙哲远不知道找了什么关系,居然把那些报纸全都找到了,还给江小 准备了一份。 这玩意儿可不好搜集,毕竟现在城里连个报刊亭都找不到了,很多人家也不订报纸了,纸质刊物越来越难买,能找到这么多,看来孙主任也是有不少人脉的。 “嗐!前年去 校参加培训的时候,跟我坐一块的是邮政的领导。”孙哲远解释了一下,又请江有粮辛苦一下,最好下个月先给他拿两件竹雕作品,有了实物,他才好把这个项目报上去。 江小 本来以为这又是镇上的一个政治任务,随便糊 一下就完事儿了,没想到一个多月后,孙哲远兴冲冲地给他打了个报喜电话过来—— “小 !快!跟有粮叔说一声,叫他赶紧收拾一下行李,我明天早上来接他!” 啥玩意儿? 你想把我爹接到哪去? 孙哲远太高兴了,好半天才在电话那头解释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上回江有粮给孙哲远做了两件竹雕作品,他拿回去之后,就填了个表格,帮忙送到了县文化局。 孙哲远之前从没接触过竹雕艺术,也不知道这玩意儿怎么欣赏,就觉得江有粮给他的两件竹雕看着怪好看的。 没想到这两件作品送到县文化局之后,立刻便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 他们还以为郎山那边的传统竹雕工艺早就已经失传了呢。 毕竟,这年头山里的年轻人都跑到城里打工去了,谁还愿意跟着老师傅学什么竹雕手艺啊? 学这玩意儿,没个三年五载的 本没办法出师,即便学出来了,要是没有做这一行的天赋,辛辛苦苦做出来的竹雕艺术品,也可能卖不出去砸在手里。 年轻人不 学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工业 水线对竹雕工艺品的成本冲击,才是最致命的。 打个比方,同样一个图案的竹雕艺术品,纯手工雕刻的话,起码要卖一两千才算回本,可要是换成机雕,成本可能还不到一百块! 人家哪怕把零售价格翻两倍呢,价格上也比纯手工雕刻更有优势。 学艺周期漫长,欣赏的人少,行业太冷门,再加上不赚钱,传统竹雕工艺到了现代,简直就像是后 年老 衰被打入冷 的妃嫔! 等等! 冷 的废妃起码还管吃管住。 做竹雕的要是东西卖不出去,喝西北风都赶不上热乎的! 这么一想,这个行业会在时代的大 中被无淘汰,以至于时至今 ,还需要基层跟考古似的去“挖掘”一番,才能从犄角旮旯里把这门手艺给挖出来,倒也正常…… 只是,连江小 这个儿子都不知道,他爹居然还是个“竹雕工艺传承人”? 这 觉简直就像小说里写的那样,主角某天回到家,突然被老爸告知:崽儿啊,其实我们家有个皇位要传给你…… 咳!虽然他们家这个不是什么皇位,但也 惊人的了。 真正让他诧异的是—— “爹,你啥时候去学的竹雕手艺?我咋不知道?” “你怎么可能知道?”江有粮翻了个白眼,“我当年跟着师傅学手艺那会儿,你还不知道在哪呢。” 江有粮年轻那会儿,郎山这边出去打工的人还不多,大家祖辈都生活在大山里,靠山吃山,什么编筐的、打铁的、磨豆腐的、做竹凉席的、打家具的……各种手艺人都有。 那个年代要衡量一个年轻人有没有出息,能不能把女儿嫁给他,并不是看城里有没有房子(肯定没有),也不看能拿出多少彩礼(基本都拿不出多少),大多看的是这小伙子除了种地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手艺。 因为手艺人吃香,所以那个年代拜师学艺都是有很多规矩的。 一般拜师的都要先在师父家白干两年活,跟着师父打打下手,也就是俗称的考验品行。 等过了这一关,师父才会带你入门,教你些真本事……江有粮 子憨厚老实,特别得师父 心,十四岁拜师,十六岁就跟着师父做一些小玩意儿了。 竹雕这一行虽然冷门,但手艺学好了,接的都是富贵人家的单子,尤其是本地一些大户人家嫁女儿娶媳妇的,都要请人雕一整套过 子的家伙,因为要雕的东西多,一般都是把师傅请到家里,管吃管喝,有时候东西多的,要干上一两年才能全部做完,是真正的“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只可惜江有粮运气不好,空学了一门好手艺,还没等他接过师父的衣钵、靠这门手艺赚钱养家,过上好 子呢,外面就开始 行那种工厂里做出来的新式家具了。 年轻人结婚都要买什么欧式啊法式的家具,嫌弃老式的雕花工艺太土了,而且价格还是新式家具的好几倍,谁还会请几个师傅在家里养上几个月,就为了做几样家具呢? 江有粮出师即失业,白白耽搁了那么多年的功夫,学到的手艺是半点都没用上! 辛苦学来的手艺没办法变现,就赚不到钱。 没有钱,就娶不上媳妇。 就这样,家境贫寒的江有粮,蹉跎半生,终于在某个赶集的上午,捡到了被人丢弃在集市角落里的江小 。 他有了儿子,也有了后半生的希望和依靠。 …… 言归正传,有了儿子之后,为了养儿子,供儿子上大学,江有粮想尽办法赚钱,所有能赚钱的活儿他都愿意干。竹雕这种不赚钱还可能赔钱的 好,自然就被丢到了一边。 因此,从小到大,江小 只知道他爹心灵手巧,什么木匠篾匠的活儿他都会做,却不知道,他爹除了是个手艺人,还是个正儿八经的竹雕文化传承人呢。 听说当年带他的那个老师傅,在本县曾经小有名气,很多大户人家都愿意请他去做家具,时至今 ,本县一些“名人故居”里,还能看到不少这位老师傅的作品呢。 正因如此,县文化局才从江有粮的雕刻技巧和籍贯上,猜测到这位有可能是那个老师傅的传承人,所以才希望请他去一趟县里。 如果确定是本人的话,正好就留在县里,帮忙把这一块已经断掉的文化传承重新续上。 “主要还是请有粮叔口述一下当年那位老师傅的生平,还有再找找咱们这边有没有其他同门,大家一起努力,重新把咱们郎山的竹雕文化给挖掘出来,发扬光大!”孙哲远解释道。 “那、爹你的意思呢?”江小 决定尊重他爹的决定。 “去吧,也顺便去看看你祖师爷留下的那些东西,我自己都没看过呢。”江有粮惆怅道。 江小 :“……” 什么祖师爷? 我可不想学什么竹雕!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