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许沁不在家,王婶子每天也很认真的给孩子们做饭,今天中午做的是四菜一汤,分别是红烧排骨,蒜苔炒 丝,清蒸鱼,凉拌黄瓜,还有一个西红柿 蛋汤。 都已经热腾腾的摆上桌了。 许沁洗了一把脸,和孩子们简单聊了几句准备吃饭了,意外的发现路东林竟然还没走。 她有些诧异,随口客气了一句,“小路,要不你也一起吃饭吧?” 路东林似乎就等着这一句邀请了,说,“好啊。” 说着真的坐下来一起吃了饭,不客气的吃了不少,还直夸王婶子菜做得好吃。 还好吃过饭,这人终于走了。 孩子们也都上学去了。 许沁冲了个澡,没顾上休息,换了一套衣服,去了一趟西郊工厂。 当她把想要开一间皮具厂的计划告诉崔厂长,崔厂长沉 片刻说,“咱们想要租地建厂子不难,东边还有一大片地,但这皮具厂的工人,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恐怕不好招!” 许沁说,“我倒是没想一下子上规模,一开始只占用几间厂房就可以了,工人师傅也没必要招太多,您帮着打听打听,有没有以前皮件厂的老师傅,或者挖过来几个年轻师傅,工资待遇都是双倍。” 崔厂长只能笑着揽了这活儿。 他的一个堂弟,就是皮件二厂的副厂长,要是他去说,准能找来几个师傅,没准儿真能挖过来几个能干的师傅。 第113章 、赚钱养娃 傍晚回到家, 意外的发现林东回来了,正在院子里带着孩子们踢球。 十月的天气有些凉了,但他还是穿着短袖, 出了结实的臂膊。 他上前接过她的包。 许沁高兴的问,“你们部队允许在家过周末啊?” 林东笑着说,“是啊,现在集训结束了, 以后每周都可以回来了。” 等一年后毕业,他的军衔会是中尉, 按照部队的规定, 家属甚至都可以随军了。 孩子们也都 开心,三刚说, “爸爸, 你教我们踢球,比路叔叔好多了,路叔叔很笨,还没大哥踢得好呢!” 林东挑眉, “路叔叔是谁, 路东林?” 林二强点头,“对, 就是这个路叔叔。” 林东问,“你们路叔叔还经常来啊?” 三刚摇头, “没有,就来了两次!” 林东意味深长的看了许沁一眼,问, “路东林来找你干什么, 你们要合伙做生意?” 许沁笑了笑, 说,“对啊。” 路东林这人,虽然做生意发了大财,但他这个人,和齐家军那种滑不溜秋的人不一样,他似乎对金钱没有贪 ,现在手里攒下了八百万,有些坐不住了。 这些钱,他拿在手上仿佛烫手的山芋,既不甘心放在银行吃利息,又不知道该投资什么项目。 他试探着跟父母商量,但他父亲就是个部队出身的大老 ,他母亲是个沉 于丹青的画家,谁也给不出合理的建议。 上回去香港,倒是跟表姨提了提,但他表姨作为亿万阔太太,觉得八百万有点少,让他趁着市场好,赶紧扩大规模。 但路东林觉得,他的店面虽然不多,只有大栅栏和东单两家点,但市场份额可不算小,国营商场都不如他这儿种类全品种多,价格还低,已经是半垄断状态了。 再说了,他卖的这些东西又不是易耗品, 那么多店也没用。 许沁揶揄他,“不知道钱该怎么花了?” 路东林有些不好意思,说,“放在银行生利息,觉得有点可惜了。” 许沁说,“要不,你给我投资吧?” 路东林知道许沁的服装店个个都很红火,每天的营业额估计就是一个 大的数目,是不可能缺钱的,但还是点点头,“行啊。” 许沁笑了笑,“给你开玩笑的,我倒是看好了一桩生意,不过,现在可能还没办法启动。” 路东林问,“什么行业?” 许沁指了指院子,说,“房地产。” 路东林倒是也买了几套四合院,一套当仓库了,一套当办公室,还有一套自住。 其实,也没怎么住,大部分时间他还是回家住。 他家住的是部队的小楼,冬暖夏凉,有单独的卫浴,而且冬天还有暖气,比四合院住起来方便舒服多了。 四合院也就看着气派罢了,其实远不如楼房。 但如今在北京城,住宅楼是非常少的,一般都是单位的家属楼,人家自己职工分且不够呢,那都得按资排队。 你再有钱也买不着。 路东林不觉得拿钱买四合院是个很好的项目。 他迟疑了一会儿问,“沁姐,你真的觉得以后四合院会涨价?” 许沁点点头,说,“有两种买法儿,一个是选地段好的,东城西城都可以,但必须是像样的院子,再一个就是瞅准机会,偏僻一点也不怕,尽量把挨着的宅子都给买了。” 路东林这会儿听明白了,说,“沁姐,你的意思,以后可以拆了四合院盖楼?” 许沁说,“政策还没下来,咱们先不急,你打算拿出来多少钱?” 四合院的价格,路东林大概了解,花三万块就能买一个不错的,“一百万?” 房子又不是大米,不能炖着吃,买上三十套已经够多了。 许沁点头,“成,你能不能帮我一忙?” 路东林说,“没问题啊沁姐,只要我能帮上。” 许沁说,“我打算拿出两百万买房子,这事儿 给你行不行?你认识人多,办事儿我也放心!” 路东林心里其实不咋看好房地产,但他寻思拿出一百万,他存折上还有七百万,不管怎么样也动不了他的筋骨。 没想到许沁竟然一下子拿出两百万要买房子。 可见,她是真的看好这个行业。 “没问题,姐,你放心好了,我认识的人可多呢,东西城都有关系,买房子这事儿,一准儿给你办好了!” 路东林这话倒不是吹,他做生意做不过齐家军,但论处朋友,齐家军可比不上他。 许沁又嘱咐他,“不要太着急,慢慢买就行了,也不用太挑,只要房子差不离儿,有人出手咱就买。” 路东林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沁姐。” 其实许沁一直惦记着要买房子的事儿,但之前一直建厂扩大规模,她怕手里的资金链紧张,后来店铺越开越多,钱是完全没问题了,但她又没时间了。 合适的四合院也不是有钱就能买到,她也跟何大爷说过了,但十分不巧,这附近一直没有合适的房子。 卖房子的倒也不是没有,但都是一间两间的,没有整套的院子。 这一半年来北京找活儿干的人 多,何大爷现在主要以租赁房子为主了。 路东林现在是甩手掌柜,店面有专门的人负责,进货也不用 心,香港那边的业务,都是赵志龙的哥哥帮他联系的,绝对靠得住,进货只需要打钱就可以了。 最近国家严厉打击海关走私,现在从香港来的货,无论走水路还是陆路,安全问题都是可以保证的。 他要不是这么闲,也不会总觉得钱多烧得慌。 第二天,路东林就开始忙活了。 他开着崭新的北京吉普,转遍了大半个四九城,找了不少朋友,有些是常联系的,有些是不咋联系的,但一听这事儿,都立马说帮着打听。 傍下午的时候,还真打听着了。 这朋友是他小学同学,后来跟着父母转学了,如今在区政府当秘书,说他表舅有一处房子要出手呢。 路东林当即拉着同学去看了,过去一看,是真的不错,一进的四合院位置 好,就在东城边上,只是房子 旧了,能看得出来, 长时间没住人了。 “你舅舅这房子打算卖多少钱?” “嗨,也没个定数,这原本是舅姥爷的房子,都空了好几年了,我表舅不稀罕那仨瓜俩枣的,也没赁出去,说要有合适的人,就给卖了。” 听着语气,他这舅舅似乎是个不差钱的,林东问,“国强,你舅做什么工作的?” “我舅啊,北大的教授,学校分了一套楼房给他,他还有另一处四合院呢,比这个大得多!” 言外之意,看不上这个。 路东林说,“这房子也还成,就是有点小,一家人有点挤,不过,要是住进来,这门窗房顶都得修!” 孙国强点头,很上道的说,“东林,你放心好了,等我跟我舅说一声,你买指定价格不能贵了!” 第二天,许沁过去看了看,觉得 好的。 “东林,你真行啊,这么快就买到房子了?” 路东林心里美滋滋的,说,“沁姐,这才哪到哪,你擎好吧,还有更好的房子呢。” 孙国强的大舅,戴着一副深度眼镜,一看就是高级知识分子,这房子他早就想出手了,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买主,价格上也没太计较,最终一万八成 。 过了没几天,路东林又打听到一处院子,这房子可不一般,在积水潭边上,是正儿八经的两进大宅子。 房主是他妈的多年好友,是一个 有名气的画家,因为儿女早些年都去了美国,而且已经在那边结婚生子,她一个人在国内,孤零零的,也准备过去了。 许沁前院后院都看完, 叹这房子收拾的可太好了,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花木,屋内摆设也十分雅致,红木家具都有些年头了,漆面还 亮,墙上挂着的字画都是她自己的作品。 “方阿姨,这房子您真要卖啊?” 方琼已经快七十岁了, 头银发,身上穿着考究的真丝衬衫,言谈举止都特别优雅,她笑道,“对,我都要离开北京了,这房子留着也没用!” 如果不卖,房子肯定就会被厚脸皮的侄子们给白占了。 她丈夫去世十来年了,这些年,夫家这些亲戚,已经得了不少便宜了,管她借的钱,从来都是有借无还。 许沁说,“方阿姨,那您这房子,打算卖多少钱啊?” 方琼笑了笑,说,“全套的家具字画都留给你,十万。” 房子的市场价,她也去打听了,一进的院子稍好一点的都三万了,她这房子两进,不但面积大了一倍,而且还有全套的红木家具。 这些家具,是她婆婆当年的陪嫁,一水儿的 翅木,光是这些家具还有字画,就能值不少钱。 她觉得十万是很公道的价格。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