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
作者: 每天三问吃什么
时间: 2024/08/04
|
上一章
第262节 下一章 ( → )
|
不用在乎什么破坏,尽情实验所有天马行空的想法! 如今关于功法的气血如何运行,顾担已经找到了最为高效的那一条路,可以说骨架已彻底搭建好。 但与之匹配的武技,还需要继续去磨砺一番,才算有了血 。 这种事情急不来,好在,顾担有充足的时间,也无需其中的艰辛。 于是,在这片分明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大山之中,每隔一段时间,便能够看到百兽不断仓皇奔逃的身影。 乃至不时响起的,地动山摇般的大动静。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开始一天就要响几次。 后来开始慢慢有了间隔,十天半个月再响几次。 最后是月余的时间,才会有所动静。 直到一年以后,再无半分响动。 那处被猛兽们躲着走的方圆几十里地方,似乎终于是恢复了最初的平静。 但等到它们回去的时候,能看到的却是一个个越发规则的大坑。 以及堪称支离破碎的密林。 一个身着月华之衣的两脚兽,正盘坐在那里,喃喃自语:“十年啊……总算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由我创造出来的功法,该叫什么名字好呢?” 第242章 十年沧海,人有不同 功法名字的事情暂且不提。 历时三年苦修武学,三年研究巫之血脉的骨头,又在荒无人烟的大山密林之中,耗费四年时光,顾担总算整合出了一套自己最为 意的气血运行,乃至与人搏斗之法。 这绝对是世上最为贴合他自身实力的功法,尚且还要超过上品武学不止一筹,货真价实的量身定做。 寻常宗师想创造一门上品武学,所需要的时间大概也绝不会比十年这个数目要少。 只是顾担实力早已晋升大宗师,又博览群书,高屋建瓴之下,所需要的时间反而还少了一些。 这个时候便是仙人回归,顾担自问也算拥有了足够的自保之力。 除非倒霉到直接撞上金丹、元婴级别的存在,否则理应 命无忧! 按照清平子对仙道境界中的认知,金丹、元婴级别的存在在仙道中也绝不是什么随随便便就能碰见之辈。 如果将仙道也当做凡尘来做比喻,那种级别的存在,地位大概可以换算到凡尘中的武道宗师,绝大部分人只是听说而已, 本无缘得见。 至于更上层? 那已与传说无异。 别看宗师在顾担面前和蔼可亲极好说话,换个普通武者你试试? 顾担自问自己的运道还没有倒霉到那种程度,只需要防备 沟里翻船便已足够。 “功法已然磨合的差不多,是时候回去了。” 顾担自地上起身。 四载荒野的默默修行,他却仍是干干净净的模样, 身无垢,面庞白净,通体无暇。就连衣物都有月华耀目,端是红尘谪仙人的模样,不染尘埃。 伴随着实力的稳步提升,凡尘中的许多烦恼似乎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消弭于无形之中。 “是时候回去看一看了,这一走便是将近十年啊……” 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 顾担也是有些 慨。 一去十年期,不知如今凡尘又有何种变化? …… 夏朝,豫州。 如今是夏朝二十年。 距离源河决堤之事,也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 当时出生的婴孩,在此时可能已经成为了孩子的父亲,已是一代人的时光。 顾担并未直接回到自家的小院,而是先来了一趟豫州。 当初源河决堤之后,洪水四溢,泥沙俱下,所造成的破坏是难以想象的。 但不幸之中的万幸是,战 很快就结束了,洪水造成的破坏尚且不久,便立刻组织起了人手进行抢救。 如今二十年过去,可当初那场人祸所造成的灾难却还未完全消除,二十年来故地重游,顾担 眼可见的发现地貌的改变。 除此之外,更大的影响便是很多沃土良田已没有办法耕种,导致了大片大片的耕地空白。 这些事情只能等待更加漫长的时间,将其影响慢慢的消弭。 而其余的变化,却是终于能够让人开心起来。 街道上的行人极多,这里只是一处平平无奇的小村镇,但沿途仍可见不少行人,间或夹杂着叫卖的商旅。 顾担目光扫过,已经见不到面有菜 之人。 心中不由得 到些许的欣 。 夏朝从未放弃豫州,哪怕遭遇了恐怖的人祸,王莽上位之后,也是不断的派人派粮派物资,一定要将其抢救回来。 等到荀轲成长起来后,更是被扔到了豫州当做布政使,便可彰显其决心。 灾祸无情,人有情。 灾难过后的重建,做的也很是妥帖。 顾担身着青衫,用易容术改头换面,遮掩住了那过于出挑的容貌,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 中,身入其间。 默默观察了片刻,便看到一个正提着铁锨哼着歌晃晃悠悠向着村落走去的老者,神态怡然自得。 “老丈。” 顾担三步并做两步上前,问道:“敢问这里是秋野村吧?” 老人家目光打量顾担片刻,见他容貌虽是普普通通,但却自有一股寻常人难以比肩的气势在,当下便停下脚步,说道:“秋野村?那是几十年前的名字咯!现在俺们这儿叫做平安镇。” “平安镇?” “是哩!” 老丈点了点头,将铁锨直接杵在地上,半个人倚靠上去,来了谈兴,“就几十年前,发大水嘛!好多人都被卷跑了,十里八村的人都没了,还要那么多村子有啥用啊?当官里一合计,这也不是个事儿,一个村才几个人,没法 ,就给俺们重新编了一下。” 听着对方颇为浓厚的乡音,顾担轻轻的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民间村落更名也算是常见之事,但大多都有缘由在,倒也不难理解。 “我看你这也不像是一般人,在外面发达了回来哩?” 老丈自来 的打量着顾担,虽然顾担的易容术极好,对方不可能发现他的面貌有瑕,但他的肌肤白净,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夫天然的便区分了开来,一看就知道绝非是务农之辈。 “也差不多吧。” 顾担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笑道。 “走,先上俺家歇会儿,你要是想找人,怕是不好找咯。” 老丈颇为自来 的说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顾担自无不可。 “别拽文别拽文,好好说话,你说这话俺也没读过书,听不懂。” 老丈连连摆手。 “哈哈。” 顾担大笑,“麻烦您了。” 与 悉的人相处久了,大概就是所谓的往来无白丁,竟然不知不觉也沾染了一些习惯。 跟着老丈的脚步,来到一处看上去还算颇为殷实的家中,只听老丈大着嗓门吼道:“老婆子,来客了,整点白面条吃吃!” “诶。” 屋里走出了妇人,看了顾担一眼,也没多问,简简单单一个字,“中。” 老丈随手将铁锨往屋檐下一放,走到院子里的一处水缸里,打开盖子,从里面拿出了个水镇的西瓜。 “哎,这太客气了。” 顾担也被这种热情所打动,连忙说道。 “你跟俺客气啥?既然来找俺村,说不定咱两家几十年前还是同辈嘞。” 老丈用刀将西瓜切开,又找出两个小马扎,“来吃。” 见状顾担也不再客气,从他手中接过红彤彤的瓜瓤,一口下去汁水四溢,香甜中带着丝丝凉意,在夏 中让人浑身舒泰。 在田间忙碌了半天, 身汗水的老汉更是三两口便是一块瓜下肚,随意的用手抹去嘴边残存的西瓜水, 慨道:“这 子就是不一样咯,几十年前哪吃过这好玩意儿!” “哦?这东西从何而来啊?” 顾担也有些好奇的问道。 “商队 哩,从国外 哩。” 老丈当然也记不清楚,但提起商队,立刻大发 慨:“这年头 子好过了,一个个都不想干农活,整天想跟着跑商哩人多里很。你别说,还真 来点好东西,这西瓜都是从外面 来哩,还有其他 七八糟哩东西,就是忒贵,舍不里买。这玩意儿便宜还好吃,自家也能种,是好东西!” 这天下当然不止是一个夏朝,更不止有大祈、大雍、大青、大越等国。 事实上这片天下到底有多大,至今还没有人给出一个准数来。 但对于这些绝大多数可能连自己出生的家园一辈子都走不出几次的人而言,那些存在一律都是远在天边的事情,连名字都不用去记,只要不是自己国家的,一律通称外国或国外。 而伴随着夏朝的富裕,当然也不止是和四国通商,更有魄力的人已经开始向着更远处的国度奔行而去,带来自家没有的东西。 一个国度的强盛,势必是方方面面的,窥一斑即隐约可见。iyIGuO.net |
上一章
悬壶济世,我只是想长生不老 下一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