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离开东省,她没有第一时间去销售荔枝,而是先回了一趟杭城,趁着夜 ,在杭城的冷库里放了10万个 蛋,作为接下来8月份杭城所需的 蛋。 目前她在杭城的 蛋生意主要还是以固定的单子为主,这些固定的单子全加起来,每周需要2万个 蛋,一个月下来,差不多是8万个 蛋。 七月初她离开杭城的时候,特意留了10万个 蛋。 后头她打电话回来,知晓又有人来下单,索 叫于婶帮忙确认和记录单子,先送过去,回头的统计和计算等她回来再做。 这些单子林林总总加起来,一个月9万多的 蛋就差不多了。 再算上这回放下的10万个,总共20万个 蛋,只是七八月份供应杭城,数量上是绰绰有余。 这批10万个 蛋放下,她仓库里还剩下20万个 蛋,九月份的时候再用掉一批就差不多了,10月份开始,天气凉下来,她又可以继续开车去收 蛋。 除了 蛋,她还将一直囤在仓库里的汽水一股脑全放到了冷库里存着,蛋糕店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用。 蛋糕店的位置不比车站外头,虽然每天也有不少客人,但相对来说,比不上去年于婶她们在车站外头的汽水销量,需要的汽水也少一点,这方面暂时问题不大。 要离开之前,她特意在冷库里放了一箱荔枝,还贴了纸条,叫于婶他们分着吃。 东西放好,她没有选择回家,而是在杭城找了个旅馆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开车往京市去。 也是这天一早,刘保木照例过来拉 蛋,看到冷库里突然堆 的 蛋,下意识四下看去,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林念的身影,只能无奈拉着 蛋去到仓库里。 这段时间他们的工作主要在仓库里完成,天气热,要是在于婶家外头,哪怕顶上有棚,可再往上还是有大太 晒着,这要是坐上一天,总不太舒服。 仓库里虽然也有些热,但顶上有大的电风扇呼呼吹着。 再要是热,拿 巾卷了凉水,擦一擦也能舒服不少。 刘保木骑着三轮车到仓库,于婶跟袁桂花人已经在了,见他过来,连忙起身:“还剩多少 蛋?之前小林说会想办法,也不知道什么办法。” “已经不要紧了,”刘保木缓缓停下三轮车,“小林昨晚回来过一次,仓库里已经囤 了 蛋,再用上一个月不成问题。” “小林昨晚回来了?我没听着声音啊?”于婶皱眉,仔细想了想摇头,“不对,我早上也没见她门口有什么动静,她肯定没有在杭城停留,叫人把东西放下,就走了。” 10万个 蛋不是一辆货车能装下的,于婶下意识以为是林念叫了别的车,一起把 蛋送过来。 这也是林念特意选在晚上送 蛋的原因。 “小林这是送了 蛋来,又走了?”袁桂花问了一声。 于婶叹着气:“这孩子,说要好好休息,好好过 子,总也闲不下来,之前打电话回来也是急匆匆的,这会儿又不知道去哪儿了。” “还有这一箱荔枝,小林说是给我们吃的。”刘保木把荔枝也一起搬了过来,并把林念留的纸条递给于婶。 “还真是,”于婶看着纸条,笑了一下,“她还特意叮嘱这荔枝不好存,叫我们分一分呢,也好,我们沾沾小林的福气,这荔枝可不便宜。” 这时候,林念的车子已经在开往京市的路上了。 这段时间确实忙碌,但对她来说其实还好。 前世的时候她为了赚钱,很多时候都是从早忙到晚,而且一天天干的都是体力活,晚上回去闷头就睡,习惯了也还好。 这会儿趁着荔枝市场好,她四处来回跑着收荔枝,虽然也忙,但好歹在开车的时候可以坐着,而不是总站着干体力活。 这两个月正好放假,等过了暑假开学,她的生活步伐也能慢下来,到时候有的是休息的时间。 第二次到京市,林念已经对京市有些 悉了。 再加上她去年过年前在京市卖过西瓜,也卖过 蛋,跑过好多地方,对京市整体的情况有些了解。 先前沪市的经验也告诉她,昂贵的荔枝市场与反季西瓜截然不同,这次她可以不去特意找有钱人聚集的地方。 相反,更繁华热闹的地方,更容易卖出荔枝。 如果她所预料的一样,她手上的荔枝因为口 确实好,一经出现在大家面前,就有许多人询价购买。 价格方面,她的售价还是5块钱一斤。 购买荔枝的客人跟沪市差不多,都是一边嚷着价格贵,一边毫不犹豫掏钱购买。 京市很大,有钱人也很多,她的荔枝口 又好,再加上她并不限制购买荔枝的多少,因此没过多久,就有些骑着三轮车过来买荔枝。 对林念来说,不管是5斤10斤,还是50斤100斤,她都一样对待,不涨价也不降价,要多少给多少。 至于买了荔枝回去的人究竟是为了自己吃,还是转手去卖给别人,她反正是不管的。 或许是因为八月荔枝已经逐渐减少,她这会儿拉着荔枝过来,不少人都动起了脑筋,从她这里5块钱一斤买去的荔枝,转手就能卖7块8块。 而且因为这些转卖荔枝的人都是骑着三轮车,完全可以四处钻巷子去卖荔枝,不像林念的大车,必须停在宽敞的地方销售。 消息传出去总是很快的,一传十十传百,骑着三轮车来买荔枝的人比先前林念在沪市的人要多得多,出手也很阔绰,基本都是50斤起步。 甚至还有一口气要两三百斤的。 三轮车买了荔枝就走,旁边看的人只能看到三轮车来回跑,不知道他们到底要了多少荔枝。 林念也乐的“少进几次货”,几乎每天都是到确认“销完”,才无奈去拉货。 18万斤的荔枝,比之前在沪市的货要多许多,也正是这个原因,她这次才没有去沪市,而是径直到京市来销售。 她知道沪市的荔枝市场没有 和,如果她过去,肯还能卖出不少。 但她这次的库存量实在是太大了,去沪市折腾几天,可能还不如在京市折腾一天卖出去的数量,这也是她选择来京市的原因。 但她万万没想到,京市的市场局势比她想象中还要好。 主要是有那批骑着三轮车卖荔枝的人,但凡来一个一口气买100斤荔枝的人,就抵得上她零售批发买几十个人的量,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小姑娘,这是我的名片,”又有人开着三轮车过来,递给林念一张名片,“我就在京市这里做小生意,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来找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说是这么说,但林念知道这人是看中了她手上的荔枝。 不仅仅只是今年的,还有来年的。 这些年夏天荔枝市场一直都很好,可还是因为货运的限制,许多人有心无胆,不敢涉足这个行业。 林念直接把荔枝拉到了京市,还能确保荔枝的品质,对京市的一些生意人来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高利润低风险”的大好生意。 搭上林念这条线,对他们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就这两天时间,林念就收到了不下十张名片,名片上的这些身份高高低低,什么情况都有,但这时候随身会携带名片的,本身就已经是很有想法的人。 这样的人主动送上门来,哪里有把人推走的道理。 更何况这荔枝生意还有的做。 想着,林念认真收起对方给的名片,脸上 出笑容:“当然,以后有机会,我会联系你。” 对方听到这话,知道林念明白他的意思,立即笑着点了头,又看向林念车里的荔枝:“劳烦,给我200斤荔枝。” 200斤荔枝,又是一单1000块钱的大生意! 第152章 收益喜人 饶是在京市这里, 有不少人骑着三轮车来批发,但林念手头的荔枝实在是太多了,每天从早上卖到晚上, 她也卖了十来天的时间才算完。 好在一切顺利。 不过等她彻底卖完荔枝, 市面上的荔枝也几乎是没有了,甚至最后的这段时间, 荔枝的市场价格又有所上升。 林念没想那么多, 她只是想着趁这时候尽快卖掉手头的荔枝。 荔枝没有反季的,她手上的荔枝也就卖到这时候,再晚一些,就很难说明荔枝的来源了。 到这时候,之前一段时间一直都![](//www.iyiguo.net/ig/man.png) 当当的仓库,也空了下来, 只剩下20万个 蛋。 这次来京市忙碌十来天, 算上之前那批, 她已经忙了一个多月。 好不容易没有什么紧迫的事,林念特意找了一个不错的旅馆休息了两天, 就算是白天的时候也不出门, 实实在在安安静静让自己能得到充分的睡眠时间。 等到休息差不多了, 她才开始清点这段时间荔枝的账目。 钱币都在仓库里,不管是在京市清点还是回家里去清点都没什么区别。 走进仓库,可以看到![](//www.iyiguo.net/ig/man.png) 当当的一筐筐纸币, 比她之前每一次都要来得多, 显而易见,这次她的收入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丰厚。 纸币有折叠的痕迹,她按照之前的习惯,先将折叠比较严重的一些纸币放在一边, 清点那些折叠痕迹不算严重的纸币,还是1000块钱一叠。 不过这次,每10叠纸币她会额外再用纸包一包,一摞就是1万块,清点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扣掉一些额外的损耗,再减掉旁的一些支出,她这次在京市卖荔枝,一共收入916000元。 估摸着卖出的荔枝大概是183200斤,跟收入的183235斤荔枝相比,损耗数量是35斤,不过是零头,确实在损耗的承受范围内。 算清楚这一点,她又看了下算出来的账目情况。 916000元,她把多出来的6000块钱放在自己的零钱筐里,这部分主要是因为她之前买冰块、加油之类需要消耗,6000块就当是贴补,下次要用,也还是从这里取钱,算起账目来会更加容易一些。 但就算抹掉了零头,她手头的余额也还有91万块。 足足91万! 而在正式开始卖荔枝之前,她手头的存款余额只有12万,相当于她在这一个多月以来,手头的余额翻了将近八倍。 这样的金额大大出乎林念的预料之外。 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该有这样的倍数。 这一个多月,她一共批发了两次,卖了两回荔枝,第一回 是将近翻三倍,第二回是直接在三倍的基础上又翻了近三倍,两次下来,余额翻八倍确实是正常的。 这样的数额实在是太大,林念又仔细数了两遍,确认无误后才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她原以为自己用仓库卖 蛋、卖西瓜,已经是大生意买卖,没想到这荔枝一来,直接把 蛋和西瓜加起来的利润都比了下去。 不过这荔枝也不是年年都有得赚。 林念前世并不是很关心荔枝的价格,她当搬运工的那段时间,也几乎接触不到荔枝这样的搬运物。 主要是荔枝的产量低,价格高,基本都在大城市销售,她前世甚至不是在杭城工作,接触到荔枝的机会更少。 但这些年荔枝的价格高,不管是东省还是桂省,农户想要赚钱,肯定会大批量种植荔枝,后头的几年荔枝的价格或许会上涨,但再过一些年则未必。 物以稀为贵,要是等哪天荔枝并不“稀”,价格自然会跌落下来。 这么想着,林念的心情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荔枝的季节主要在六七月,她六月份在学校里,还正好是考试的时间,能够做荔枝生意的时间就只有七月份。 就跟今年一样,卖两趟就差不多了。 但即便如此,荔枝生意对她来说还是一门大好生意,别的不说,就说这一个多月的收获,已经能远远超出她过去一两年的收入,还有什么不知足的?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