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的时候, 叶龄仙和程殊墨擦肩而过, 他们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眼神![](//www.iyiguo.net/ig/jiao.png) 。 香![](//www.iyiguo.net/ig/pen.png) 的猪 炖粉条,像是加了醋,又酸又涩,叶龄仙手里的大 包子,也没有以前的香了。 然而,更离谱的事还在后面。 傍晚,女知青们劳作了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却发现,宿舍的木门被人从外面强力破开,里面的东西也 成一团。 确切地说,是叶龄仙的 铺被人翻得 七八糟,旁边上锁的柜子,也被恶意砸开,里面的东西散落一地。 “怎么回事?家里遭贼了,还是叶龄仙得罪什么人了?”朱红霜很生气。 身为女班班长,她平时看叶龄仙再怎么不顺眼,也容不得外人跑到宿舍里欺负她。 李青荷捡起地上的被单,同样非常气愤,“到底谁干的?怎么这么缺德!” 叶龄仙心里慌 ,她想到什么,急忙去翻自己的柜子。 果然,原本放在里面的几套书本,全都不翼而飞了。 叶龄仙顿时觉得手脚冰冷。 那些书里,有她从公社买回来的学习资料,有蒋师傅送给她的戏谱,但是最关键的,还是那本《牛虻》。 《牛虻》是全英文的,万一有人拿去做文章,她 本解释不清楚。 李青荷见叶龄仙脸 不对,急忙安 她:“龄龄,你别急,咱们现在就报告大队,让王支书、民兵队都来抓小偷。” “嘴巴干净点,你们说谁是小偷呢?” 门外传来一道尖锐的女声,张翠茹请王支书走进来,脸上十分得意。 她手里捧着一沓书,叶龄仙一眼就认出,那些书都是自己的。 “张翠茹,你还给我。”叶龄仙一把冲过去,眼里像燃了火,恨不得把她碎尸万段。 张翠茹被她的气势吓到,急忙把书丢给王支书,嘴上却不依不饶,“支书,你都看见了吧,叶知青已经承认,这些书都是她的。” 老支书翻着这些书,皱眉。 张翠茹没了妇女主任的职务,一直拉不下脸去农场干活。在家生了几天闷气,她越来越怀疑,这一切都是叶龄仙搞的鬼。 想起之前,她听李青荷说过,叶龄仙在公社买了不少书,说是要学习,以后参加高考,她当时就觉得不对劲。 高考都停滞十年了,现在买书学习,要么是傻子,要么是那些书有问题。 这天,张翠茹和婆婆因为挣工分的问题吵了架,越想越气,觉得是叶龄仙害了她。 所以下午,趁女知青都在麦地劳动,她找了把斧子,破门进去,随便翻了几下,果然找到了奇奇怪怪的书。 所有人都没想到,张翠茹被撤了职,居然还有脸出来蹦哒。 朱红霜知道王支书脾气好,女知青们脸皮又薄,张翠茹一旦闹起来,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姑娘们肯定撕不过她。 朱红霜偷偷给同伴使了个眼 ,让她去大队叫人,能叫多少就叫多少。 这边,叶龄仙已经恢复了冷静,和张翠茹吵架太掉价了,今天,保住这些书才是关键。 她走到王支书面前,检查所有的书目,暗暗松了口气。还好,一本都没有丢。 她冷冷看着张翠茹:“张主任,哦不,你现在已经不是妇女主任了。这些书是我的不假,但你不问自取就是偷。请问王支书,一个人偷东西,大概要判几年?” 张翠茹被戳肺,气得大叫:“呸,我采用特殊手段,拿到你偷看问题书籍的证据,这怎么能算是偷?” 叶龄仙笑了:“这些资料都是在公社的新华书店买的,我光明正大地读书学习,有什么问题?我们是知青,幻想高考今年可能会恢复,时刻学习文化知识,又有什么错?” 张翠茹:“哼,谁说不让你学习文化知识了?数学、语文当然随便你学。可是你这些书里,那唱戏的戏本、台词本,又是怎么回事?” 叶龄仙更有底气了,她随便翻出一本展示给王支书。 “有什么奇怪,大家都知道,我已经考进了公社宣传队下面的龙虎班,这些戏都是农忙过后,我们演出要用的,唱的都是现代戏,《祥林嫂》、《剿匪记》、《游击队》……怎么,公社都能唱,你一个农村大姐,有什么权利不让我唱?” 王支书看了一眼,里面确实都是现代戏。有几个唱段,以前公演时,还被县领导表扬过。 王支书语气责备,“翠茹,叶知青去公社唱戏,大队是允许的。这些现代戏也都没问题,你想指正叶知青的错误,也不能胡编 造嘛。” 张翠茹语 ,“这么多戏本,我哪知道她平时唱的都是啥?” 她很不甘心,又 出最下面的那本《牛虻》,丢给叶龄仙。 “哼,就算别的书都没问题,那这本呢?封面上写着《科学养蛙指南》,里面全是鬼画符的英文。呵,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这不是崇洋媚外吗!” 这,叶龄仙还真没法解释。毕竟,她自己也看不懂里面的英文,或者说全大队,估计也没一个能看懂的。 此刻,她真正 到了恐慌。早知如此,当初也许真的不该买这本书。 张翠茹见计谋得逞,恨不得立马把她送到公社,就地正法,以解心头之恨。 “等等。”外面有人焦急地阻拦。 “程知青?” 李青荷第一个发现,来人是程殊墨,惊喜地 到门口。 程殊墨没有看她,径直走向叶龄仙。 他来得有些急,气息平定后,才微微低头, 出她怀里的那本……呃,《科学养蛙指南》。 程殊墨看着王支书,“王叔,我的英语水平您是知道的。这本书有没有问题,不如让我来鉴定一下?” 王支书哪会不同意,“应该的,应该的,全大队、全公社,再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 王支书虽然没点明,但是大家心照不宣,程殊墨的父亲是对外高翻,长年和外国人打 道,他们全家人的英语水平,自然都是顶格的好。 张翠茹也知道这些,不敢再多说什么。 程殊墨随便翻开一页,照着原文读了一段话。 果然,他的声音好听是好听,就是没一个人能听懂。 “什么意思?”王支书问出全场人的心声。 程殊墨语气平静,“翻译过来就是,‘养蛙期间要注意寄生虫预防,可选择杀车轮虫药进行查杀’。2” 王支书:“啊,那这不是很平常的养蛙内容嘛。” 程殊墨点点头,“对,这就是一本英译版的《科学养蛙指南》,很普通,没什么问题。” 王支书点头:“看来外国人养青蛙的方式,跟咱们中国人也差不多嘛。” “胡说,谁不知道程殊墨看上叶龄仙了!他喜 他,还包庇她!”张翠茹急了。 这次闹事再不成功,她在老树湾就待不下去了,所以宁愿得罪程殊墨。 程殊墨笑了:“张大姐,你可能误会了。据我了解,叶知青心智坚定,理想远大,一心只想学习,从不意这些私人 情。” 叶龄仙:“……” 她觉得这句话有些反讽,但是又挑不出 病。 是啊,她岂止不在意,还一心想让别人都卷起来呢。 不管怎么样,张翠茹把这些书翻了个底朝天,也没再翻出什么花样。 很快,大队其他几个干部 赶到,尤其刘 芳,她和马冬霞揪着张翠茹的错处,狠狠敲打了一番。 张翠茹算是再次坐实了陷害知青的恶名。 最终,还是高家人怕丢脸,把她领了回去。 据说第二天,高家人又是花钱又是托人,在公社找了个临时工,把这个不省心的大儿媳安排过去了。这是后话。 晚上,叶龄仙在大伙的帮助下,很快收拾好了 铺和柜子。 王支书心里愧疚,说要自掏 包,请木匠帮叶龄仙修柜子、换锁,被叶龄仙婉言拒绝了。 她点了点,一切都恢复原样,唯独少了那本《牛虻》。 她努力回想,傍晚,程殊墨读完那页书,好像很自然地收进他的口袋里,并没有还给她? 他似乎还在生气,气她不该用处对象这件事,和他谈条件,要他读书学外语。 可他的英语那么好,为什么偏偏对这门学科,又是一副深恶痛绝的样子 他走得时候,连她对他说“谢谢”,好像都没怎么回应。 那本书十有八、九,是被他丢掉了。 算了,丢了就丢了吧,省得以后再有人找她麻烦。 更省得她以后,再在程殊墨面前丢脸。 叶龄仙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是没过几天,王支书却再次找到了她。 老支书语气凝重,通知她组织上的一个重要决定。 第22章 学校 “什么?大队要重新开办小学, 还要让我当老师?” 因为太过意外,叶龄仙连问了三遍,得到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是啊。咱们老树湾, 以前的学校之所以停办,是因为早些年发过大水,收成不好,家家户户饿肚子, 不敢生娃。孩子太少了,学校自然办不下去。” 王支书解释得很详细,“这几年,虽然开始施行计划生育,但是年年丰收, 不愁吃穿了,生育数量就正常了。现在, 这些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四五十个,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 长大都成文盲了!” 叶龄仙表示理解。 每天农场集合, 总有不少大孩子、小孩子,跟在大人 股后面, 拾麦穗、捡牛粪,就瞎玩儿。 这样下去确实不是办法。他们以后总要长大, 走进学校、学习知识,获得更多生存本领, 才是长久之计。 叶龄仙想了想:“重启小学是大好事, 但咱大队知青那么多, 怎么非要让我来当这个老师?” 王支书笑眯眯, “叶知青,你就别推辞了。前几天,张翠茹在知青点扒拉半天,只有你的柜子里放着书,也只有你还在挤时间学习。你说,大队不推荐你,还能推荐谁呢?” 叶龄仙没想到,张翠茹上次那么一闹,还能给自己带来这样的“福报”。 当老师要管一群孩子,的确很麻烦,很辛苦。但是一周有六天,她都不用再去农场干活了。食堂会额外派发口粮,大队也会给她增加补助。 最重要的是,教课之余,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备战高考。 “学校教室设在哪里?”叶龄仙问。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