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夏笑了下,这还是司机和售票员可以’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年代! 别说服务意识,不凶你几句就算好的了。 以后招募员工还得好好培训一下。她的餐馆,除了口味、环境,服务也会是一个主打特 。 市场经济了,还想让人花钱受罪是不行的。 黎夏今天跑了环保局,又到工商局办理了名称预登记。先确定没有重名的,然后领取填写企业登记申请书。 还好,如今个体户少得很,这两个地方都不算挤。要办的事都还算顺利的就办了。 可是光这样,也奔波了一个钟头。 临近中午了她才从县城回来。去古嬢嬢那里取了车,回来路上买了一块牛 和一把干笋子。 这会儿家里午饭已经做上了。 黎会计看到她哼了一声,“小丫头片子,跟你老子玩起心眼来了。怎么,还怕我们把你的小生意吃掉啊?” 黎夏道:“做事就得认认真真的做嘛。爸,我今天才知道要自己做一件事还 复杂的。” 其实她上辈子在外头就跑过这些证件。但在老家反倒没那么 悉。要不是古嬢嬢给她说得清楚,她连那些什么局、什么局在哪里都搞不清楚的。 至于说怕父兄把她生意吃掉,是得先杜绝这种情况,预防为上! 这会儿家里 子还过得,一个烟摊就闹出那么些事来。 等大家都下岗了,全家上下少进多出。她一个女孩儿家没结婚就开的餐馆,如果没有法律的认证,确实有可能被充公、均贫富啊。 到时候即便老头有心向着她,他没了退休金,说话也不会再像现在管用。而且,他疼闺女,同样疼儿孙啊。 虽然三年后烟摊和餐馆生意都会一落千丈,但规矩得从一开始就立好。她还想把生意做大的。 都是一家子,与其到时候闹得冤冤不解的,不如现在就全落实好。 黎会计哼了一声,“你都做什么了?” 黎夏巴拉巴拉说给他听。 黎会计听着,倒真是要认真做事的样子。 他看看黎夏,“你还 厉害嘛。往县城骑了个来回,还脸不红气不 的。” 黎夏不好意思的抓抓头,“我坐的客车。” 以她的速度骑到县城,那得足足一个小时。再加上路上歇气还不只。 那这会儿恐怕还没把事情办了呢。 接下来她还要往县城跑很多趟培训,都会坐车。 黎会计指指她,“娇生惯养!二十里路,最开始我们都是用脚走的。你倒好,有个自行车,还放在别人那里去坐客车。太娇气了!” “人家政府部门中午要下班的嘛。事情没办完,我还得在县城下馆子,下午继续跑。一块二还不定够吃一顿呢。” “那你不能早点起来,八点就骑车出发啊?” 黎夏嘿嘿的笑,她才不来回骑呢,累死了! “你这种做派,在从前早被打成资产阶级作风了。” 黎夏把车停好,把牛 和干笋子从篮子里拿出来。 黎夏妈在厨房窗口道:“你又买了 加菜啊?这会儿迟了,晚上 吧。” “不是,我买来练习做浇头的。明天请你们吃牛 面!”正好哥嫂、侄儿侄女也回来了,黎夏笑嘻嘻的对他们说。 两个小的很是高兴,“牛 面啊,好啊好啊。小姑做来一定好吃。” 黎 道:“那你是不是还要练习别的?” “对啊,先练习牛 面。过几天再练习脆哨面、 丝面......” 黎竣乐了,“那敢情好啊,我们帮你试吃!” 黎夏道:“试吃没问题啊。但是除了老的、小的,提不出建设 的建议,下回就不招待了。” 她边说边提着牛 和笋子进厨房去。 真要骑自行车往返,她下午哪还有力气做这个?她反正是做不了铁娘子的。花这个车费,她认了。 第二天一早,黎家九口人一字儿排开在檐坎上吃笋子牛 面。鲜香麻辣,每一个都吃得一脸的 足,额头、鼻尖还在冒汗。 这个视觉冲击还是有点大的。 昨天下午黎夏做的时候,霸道的香味就飘进了左邻右舍。这会儿再看到简直勾得人食指大动,顿时觉得自己碗里的吃的不香了。 对面曲叔叔问道:“夏夏,你的面到时候怎么卖啊?” 黎夏道:“牛 面一两一元,二两一元五,三两两元。脆哨面和 丝面八 、一块二、一块六。素面五 、八 、一块。” “为什么不是按两数翻倍?” “关键是浇头啊。浇头贵,但是浇头没有按两数成倍增加,增加的是面条。” 曲叔叔玩笑道:“那我们老邻居去照顾生意,打折不?” 黎夏笑,“雯雯和小远如果去我的面馆吃面,也是这个价。” 旁边两家六口本来各自端了一碗面正吃得香,闻言齐刷刷的看过来。 黎夏点点头一本正经地道:“对,你们来吃也得给钱。只有爸妈不用。亲兄妹、明算账!” 黎会计端着面碗道:“我谢谢你了啊!” “不客气。” 接下来自然是得提意见,不是白吃的。 大哥道:“麻味略淡。” 二哥附和道:“我也觉得不够麻。” 黎夏点点头,记下这条。她上辈子是去深圳卖川菜,肯定做了些当地化处理。除了四川人,一般人都吃不了那么麻。 这条建议很有用。 大嫂道:“ 切得有点小。” 黎夏道:“大嫂,牛 多贵啊!我这做生意呢,切大块了我不亏本啊?” 二嫂想了想道:“小妹,汤估计用骨汤会更好些。” 小姑子的餐馆要办营业执照,但烟摊总不会办。她本来也不眼馋餐馆,她没这手艺。 那天的溜猪肝和回锅 是真好吃啊。入味、下饭!可惜当时心头有事,少吃了几块。 这牛 面也相当好吃,没准小姑子的餐馆还真能做起来。 那到时候她生意上了正轨,总不好意思一个人占两样,还把烟摊霸占着吧。 黎夏觉得这条挑建议也不错,“昨天忙忘了,妈你一会儿去提两 筒骨回来炖上。算我的!” 二嫂道:“以后卖得量大,可以拿一口锅长期吊着高汤。” 大嫂为难的道:“哎呦,大嫂找不出别的建设 提议了。到时候你开业,我来帮你打扫卫生吧。反正正月间不上班。” “好啊。” 黎夏昨天买的牛 留了一半没动,今天下午就可以在麻味和汤味上改进一下。 第二天的就是一致好评了。 黎夏自己吃也觉得能过关了,县城能提前跑的事这两天也跑得差不多了。她决定歇一天再割猪 来熬脆哨。 歇的这一天,她去老街上卖碗的地方买碗。 一眼就选中上头烧了一个很讨喜的大红褂子小娃舔碗画像的瓷碗。 二两的要了二十四个,一两和三两的各要了十二个。用来喝汤的小碗要了二十四个素 的。 然后是三桌筷子。还订做了十二个专门装馅料的小罐,带盖的那种。 给了三成定金,说好年前送货。 今天赶集,烟摊生意不错。这会儿回去可以换她妈去买菜。自从觉得她防着家里,黎会计不乐意给她看摊了。 啧啧,跟个老小孩似的! 第11章 黎夏在家门口一直守着摊子。她的生意越来越好了,赶集的时候一天稳定有十元以上的利润。 尤其这会儿,正是农民上街的高峰时段,还真是不能离了人。 她守摊子也是为了等她舅。 三表哥厂子里月底发工资。以舅舅的 格,如无意外今天赶集肯定会来还一部分钱。 舅舅和表哥的人品,肯定会及时还钱。这也是黎家人都乐意借钱给他们的缘故。 她当然不是为了等钱。她想让舅舅帮她介绍个勤快、本分的小工。 不出她所料,舅舅果然拿来了一百块还债。 黎会计做主,先还给了正处处都在花钱的黎夏。 大家也不算急等钱用。而且最近天天吃她的面呢,都没什么意见! 黎夏给舅舅说了她要找小工,“要十六到四十五岁的女的。人一定要勤快、 干净。主要负责洗碗、收碗、擦桌子、打扫卫生、看店子。试用期三个月,六十块一个月,转正后八十。” 只是做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这个工钱开得不算低了。 黎夏妈道:“你这店还没开,你就要请人了?一开始你自己勤快点不行么?” 黎夏道:“我负责做浇头、下面,分身乏术。我这要是忙起来到时候还差个收钱的呢。” 舅舅笑了笑,“就旁边那在装修的地儿啊?” “对啊,就那里。” “那你能留人住么?”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