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才识浅薄,只怕不能担当此重任。恳请皇上另择能臣……” 盛鸿笑着打断汾郡王:“你身为宗正,掌管宗人府,管束宗室皇亲。此事你来做最合适。就不必推托了。朕相信,你一定能将这桩差事办好。” 汾郡王:“……” 汾郡王苦着脸,不情不愿地应下了这个苦差事。 事实证明,人的潜力无限。 汾郡王绞尽脑汁想了几,倒是真的想出了法子来。 当有官员上削藩的奏折时,也有些具体的章程。汾郡王拿来做参考,又了些自己的想法,写了一封奏折。在大朝会时,呈上了奏折。 这一份奏折,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向天子谏言,重新修订一份宗室名册。将所有皇室宗亲,按着血缘关系,分作五服之内的近亲和五服之外的远亲。将所有宗室子弟和藩王儿孙皆录入名册。每年皆要修订一回,以备天子随时过目。 第二个部分,则是安置宗室子弟的几点建议。 其主要思想是,不能任由宗室子弟们游手好闲无所事事。鼓励他们读书,允许他们参加科考出仕。没有读书能耐的,可以勤奋练武,武艺出众的可以选入御林军。不会读书身手不行的,可以学着打理田庄经营铺子。 总而言之一句话,人人都应该有所作为,不应闲散玩乐躺着吃喝。 末了,汾郡王慷慨昂地建议,安王身为天子胞弟,乃众藩王之首,理当为众藩王做出表率…… 凭什么他忙得团团转恨不得多变出一只手来,安王就整陪着新婚娇游玩取乐啊! 心有不甘的汾郡王,将安王一并拖下了水。 天子闻言深以为然,笑着赞了两眼熬得通红的汾郡王一通。然后下了一道口谕,令魏公公去安王府传旨。 魏公公脸带笑地去了安王府传旨:“恭喜安王殿下,汾郡王今在朝会上上了奏折,皇上已经首肯了。奴才前来传皇上口谕,请安王殿下明起去宗人府当差,听汾郡王差遣。” 安王:“……” 第1017章 安王(一) 这一道口谕,对安王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 他这个闲散王爷做得好好的,游手好闲吃喝玩乐,惬意又自在。如今成了亲,和新婚娇正是你侬我侬柔情意的时候…… 他本就不想去什么宗人府,更不想掺和朝中削藩之事啊啊啊! 安王苦着脸问道:“魏公公,你说,本王现在称病还来不来得及?” 魏公公一脸实诚地应道:“怕是来不及了。” 天子一下口谕,安王就病倒,也太不成样子了。 安王心情一片晦暗,不敢抱怨自己的亲哥,便骂了汾郡王一通出气:“这个汾郡王,真是太可恶了!” “安置藩王儿孙宗亲子弟是何等要事,便是人手不足,也该请皇兄派遣明能干之人前去。我这等好逸恶劳一无是处的人,去了又有何用!” 魏公公:“……” 对自己有如此清晰准的定位,安王殿下果然非同一般! “不行,我现在就要进,向皇兄辞了这桩差事。” 安王很快下定决心,一张白胖的脸上浮出少有的坚定之:“绝不能让这等要紧事毁在我手里。” 魏公公:“……” …… 安王像火烧了股一般,当即便进了。 安王走了约有一盏茶功夫,安王妃才知晓安王进了。待问明事情原委,安王妃顿时急了。 圣意不可违! 天子已经下了口谕,安王不肯领旨,进肯定是想推了这桩差事。万一怒了天子,怕是要吃苦头…… 安王妃一咬牙,立刻命人备马车进。 安王妃先去了端太妃的寝,将此事告诉端太妃。端太妃又惊又气,霍然站起身来,咬牙怒道:“这个混账东西!今儿个定是要闯祸了!” 安王妃眼圈泛红,水光闪动,哽咽着说道:“恳请母妃想想法子,救一救殿下。” 端太妃能有什么法子? 后不得干政,这是先祖建朝时就定下的规矩。身为太妃,连靠近移清殿的资格都没有。便是想去哭诉求情,也不可能。 为今之计,也只有先去椒房殿求谢皇后了! 为了儿子的命安危,脸面什么的,暂且都可以搁置一旁。 端太妃定定心神,迅速说道:“你现在就随我去椒房殿。到了椒房殿里,你不可胡说话,看我的眼神示意说话行事。” 安王妃应了一声,用袖子擦了眼泪。 此时婆媳两个俱是心急如焚,也顾不得仪容姿态了,联袂去了椒房殿求见。 …… 时近正午。 阿萝顾山长都去了书院,盛鸿在移清殿里忙碌,也未回来。 谢明曦一个人,正要下令传膳,就见从玉走了进来,轻声禀报:“启禀娘娘,端太妃娘娘和安王妃在殿外求见。” 她们两个倒是来得快! 谢明曦消息灵通,已知晓安王进之事。不用深思,也知道这对婆媳来意为何。 “让她们进来吧!”谢明曦笑着吩咐一声,从玉领命退下。过了片刻,端太妃安王妃一起进了殿内。 端太妃神惶惶,强作镇定。年轻的安王妃更是不济,微红着眼眶,面上出仓惶凄楚之。 婆媳两个一起行礼,谢明曦微笑着说道:“这里又无外人,不必讲究这些虚礼,坐下说话便是。” 端太妃强笑着说道:“多谢皇后。” 端太妃年轻得宠的时候,掐尖要强,虚荣好胜。可惜好子没过上几年,就失了先帝宠,和被打入冷无异。 建文帝死了已有十年。这十年来,端太妃战战兢兢伏小做低,唯恐自己和儿子扎人眼刺人心。宁可养废了儿子,也不愿儿子出半点差池。 此时张口求情,端太妃也不要什么颜面了:“我厚着脸前来,是想求皇后在皇上面前说情。安王不肯接旨,要进辞了皇上派给他的差事。他年少识浅,读书平平,喜好玩乐,从没做过什么正经差事。便是接了旨意,怕是也会有负皇恩……” 安王妃心中惶惑不安,一时忍不住,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恳请皇后娘娘施以援手。” 端太妃心里一紧,眼角直。 这个徐氏,情急之下,说话太过不妥当了。求情也得委婉些,讲究些技巧。什么叫施以援手?这岂不是在暗指皇上故意刁难? 端太妃连连冲安王妃使眼。 安王妃这才惊觉自己说错了话,一时又是惊惶又是害怕,忙改口:“皇后娘娘别误会,我并无指责暗喻皇上之意,我……” 谢明曦微微一笑,泰然自若地打断了慌的安王妃:“弟妹先请起身。我们妯娌两个说话,无需拘谨客套。有什么话直说无妨。便是偶有不到之处,我也不会放在心上。” 待安王妃起身,谢明曦才又道:“朝堂之事,皇上自有主张。皇上既有意给安王派些差事,想来自有用意。你们先别急,待安王从移清殿出来再说。” 端太妃安王妃只得唯唯诺诺应是。 谢明曦下令传膳,留两人在椒房殿一同用膳。 婆媳两个腹心事,如同嚼蜡。 …… 移清殿。 忙于处理政事的盛鸿,终于放下正事,命人传膳。 魏公公笑着来禀报:“皇上,安王殿下在外等了半个多时辰了。” 盛鸿随意地嗯了一声:“让他进来,陪朕一同用午膳。” 片刻后,安王走了进来。 一等就是半个多时辰,安王从一开始的焦灼不安,再到后来的惊疑不定,现在倒是冷静多了。 “皇兄,我……” 盛鸿不由分说地打断了安王:“有什么事,待用完午膳后再说。” 安王只得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安王食不知味,胡吃了起来。盛鸿没搁筷子,他也只得陪着继续一同用膳。一不小心,吃了三碗米饭。 一旁伺候的魏公公:“……” 亏得安王殿下今心情纷,不然,怕是要吃五碗。 填了肚子,盛鸿挥挥手,示意众内侍退下。兄弟两个终于独处,也能说些心里话了。 安王也不拐弯抹角,一鼓作气地说道:“皇兄,我没能耐当这个差事。请皇兄收回成命!” 第1018章 安王(二) 盛鸿神未变,淡淡哦了一声:“你怎么就没能耐当差了?说来给我听听。” 安王拼命糟践自己:“我书读的少,不喜什么圣人道理,也不习武练箭。我自小就吃玩,长大了也没能改掉惫懒闲散的病。” “像我这样的人,天生合该是吃混吃好玩……不对,是混吃等死的命。” “我有自知之明,没当差的那份能耐。我就是扶不上墙的那坨烂泥,是那不能雕琢的朽木,当不起重任啊!” “皇兄素来疼我,就再疼我这一回,饶了我吧!” 安王厚颜扯住盛鸿的衣襟,只差没痛哭涕对天立誓了。 盛鸿不气反笑,张口奚落:“你对自己倒是清楚的很。烂泥扶不上墙,朽木不可雕。没能耐当差,只会吃喝玩乐是吧!” “我告诉你,我在大朝会上下了旨,朝堂百官都听进了耳朵里。你有脸进推辞差事,我这个天子却没脸改口。” “这差事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