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黛玉还没寻到机会与这王爷问个清楚,第二 却得到消息,安乐王病了,染了风寒,病势汹汹。 还有一事,便是明帝临幸了景国公家的嫡幼女,景幻儿。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早上好啊~~~~ 第64章 算计 是夜, 黛玉于 上辗转难眠, 那寒继却也不好受, 如今发着高热,身上的伤处也是疼得厉害。 “殿下也是, 何必管那县主, 好不容易藏了这么些年, 如今——”小声抱怨的正是昨儿夜里混入侍卫中的婢女,因寒继并不知给她取个什么名字, 于是便叫她无名。 “你可小声些——”旁边一个留了八字胡的 瘦先生道, 他正是王府上那个通晓各家轶事的某事, 姓张名荐, 私下里有个诨号,‘打听先生’。 论理这先生也不希望寒继如此, 毕竟今 之事实在太过冒险, 虽然这殿下功夫不弱,但是带上一个弱女子, 若是遇上几个身手好的,想必也是在劫难逃。 那守着山涧下的人其实已被寒继解决了,藏尸在石隙里,后来是这‘打听先生’带着几个死士将尸体再次掩埋的。 他们初初找到殿下时, 见他 神尚好, 想着殿下应是没什么大碍,哪里晓得这才回来,殿下说要歇息, 不过半刻钟,侍女端了水来伺候洗漱,惊觉他已是发了高热,慌忙招来太医把脉,以温水擦洗退热,才发觉这殿下后背手臂不是擦伤便是一片片的淤青,这殿下最好的便是轻功,所以这般伤势,必定是在跌落时为了保护那位县主剐蹭所致。 无名觉得怪倒是人们常说红颜祸水,那位县主不就是么?若不是她,殿下也不至于如此,先时在毓园那一次,殿下已经被怀疑了,如今又怎么讨得了好? ······· “这王爷也是单薄,姑娘也落了水,一向身子又弱,我和紫娟姐姐还忧心是否会病上一场,如今姑娘还好好的,这王爷一个大男人,居然就病了?” 雪雁 低了声音,笑道。 因得雪雁穿的是双旧鞋,并不磨脚,是以她的脚没被磨破,而紫娟却是被磨出几个血泡来,如今黛玉紫娟都擦了药好生养着,并不下地活动,雪雁倒是没事人似的忙里忙外。 一时闲了,总得找点事说道说道。 “如今人病着呢,你就少说两句,仔细被人听了去。”紫娟说道。 “你这丫头真是越来越大胆了,想来这胆子真是练出来的,这话还是不要 说,搞不好明儿我就病了。”说话时,黛玉手上正结着个络子。 “呸呸呸!瞧我这张臭嘴!”雪雁连忙道,复而又叹道,“只是如今在这里,足不出户也就罢了,终归不是自己家。” “你若觉得闲的慌,闷得紧,把那纸笔取来,将我先时教你的字都默上一遍。”黛玉笑道,把打好的络子放进篮子里。 雪雁把头摇的似拨浪鼓一般。 “水凉了,奴婢 些水去……” 说罢慌慌忙忙拎了茶壶往外去,和来人撞了个 怀,茶壶都 了手,还好对面那人眼疾手快,接住了。 这人真是皇后身边贴身服侍的莫 。 “莫姑姑前来,可是娘娘找我有事?”黛玉连忙起身相 。 “只是娘娘有些闷,想找人说说话,肩舆就在外边候着了。”莫 把茶壶放回桌上,差点闯祸的雪雁低着头敛声屏息立在墙边。 “这里离栖梧 就这么几步路,何必如此。” 黛玉趿着鞋站起身来,紫娟见皇后身边的大 女来了,哪里还敢歪着,如今早已起身,正给黛玉整理衣服。 “县主前儿才磨坏了脚,还是小心些,若是有个不周,娘娘面前奴婢也不好 待。”莫 见黛玉仪容整理妥当,上前来搀扶着黛玉慢慢往门外去。 黛玉嘱咐了一下屋里的两个丫头,好生在屋里做活写字,便随乘了肩舆,往皇后 里去了。 柳皇后正歪在偏殿的塌上看着一本书,说是看书,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在发呆,莫 进去禀报之时,她才回过神来。 景幻儿被临幸一事,其中细节黛玉并不清楚,却也是掀起了几分波澜。 景幻儿已经十六,没有说亲,皇上临幸也是极大的恩典,依着国公府的状况,回 之后她的位分也不会太低。 原本一心谋划着安乐王这门婚事,非君不嫁的景幻儿突然和当今圣上有了首尾,实在是太过蹊跷了, 难不成景幻儿被那 的寒继吓到了,从此绝了念头,黛玉是万万不信的。 “你来了,”柳皇后微微笑着,只是脸 不太好,看样子十分疲乏。 “娘娘。”黛玉行了个万福。 “免了免了,你脚上还有伤, 了鞋到塌上来,别闷着伤口。” 柳皇后拍了拍自己塌上空余的位置。黛玉从善如 ,坐在塌上,褪了鞋子,莫 取了块薄毯给黛玉盖上。 柳皇后点点头,莫 也就退下了,殿里只余柳皇后和黛玉。 “娘娘可是前 受惊,未曾歇好?”黛玉问。 如今这山里还在搜寻刺客,这么些时候依然一无所获,想来这刺客和杨家兄弟已是逃 了。 “昔年本 在漠北,比这还惊险的阵仗见多了,这么点小事,还吓不到我。”柳皇后道。 难不成是因为景幻儿一事,可黛玉觉得,这柳皇后还不至于吃这么一个小姑娘的醋。 “十一弟如今病重……他和你,你们那 ……” 柳皇后有些问不出口,毕竟寒继在回报之时就将此事一言带过,显然是不想让人深究。 而这十一殿下,终归是外男。 “他如今病重,本 担心,你们的婚事……” 柳皇后终究还是问出口了,如今黛玉和那一位真是越发搅和在一起了。 “娘娘放心,殿下不是挟恩以报的人。”黛玉安 到。 “那你呢?玉儿,你可曾考虑过这一桩婚事,先时本 听说,十一当面向你求娶。”柳皇后反问。 “想来殿下是一时兴起,虽说玉儿已是无父无母,只是哪里有这般求亲的?”黛玉摇摇头笑道。 “娘娘尽管放心。” “这便好……”柳皇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生怕经此一事,黛玉和这十一弟情愫暗生。 这突然混进来的刺客,谁知道是哪一位派来的。 想不到如今明帝大位已稳,依然如此忌惮自己这个弟弟,见景家那丫头如此执 ,担心万一这俩人真的成婚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竟然就先下手为强了。 黛玉越想越觉得古怪,景国公家对这个女儿的放纵,还有自始自终皇家对景幻儿所为的态度,真的十分蹊跷。 景昭仪已有一子一女,在这 里却也不算有多少优势,因为本身母家显赫,不免让明帝忌惮,故而景家先时也有送女儿参选秀女,最后却落选了,如今明帝却忽得纳了第二个景家的姑娘。 当今圣上的母亲在他及冠那一年就去了,明帝母家那一族也 渐衰落。 难不成这景家已经决定放弃景昭仪,开始扶持这么个小丫头?还是更狠绝的是,准备让景昭仪像明帝的生母一样“故去”,扶其子上位, 中却也还有一个景家出来的妃嫔,从而掌控后 事宜,毕竟明帝一走,柳皇后便是空架子一个了。 所以今上想着自己先下了手,杜绝景家与安乐王联姻的可能,然后再纳景家的嫡女,让景家不得不投诚? 又或许景家从未想过要与这十一殿下联姻,反是用了一招声东击西,无形 迫着明帝,不得不纳了景幻儿,或许正是利用了明帝多疑的 子,才达到了目的。 黛玉发了会儿呆,心中所思早已百转千回,与此同时柳皇后也正揣摩着这件事。 柳皇后终归是皇后,这么多年来, 苑之中新人换旧人,早已见怪不怪了,是以对于明帝临幸之事吃味什么的,她是全然不会的。 得到消息之时,柳皇后就把这事想了个大概,和明帝做了那么多年夫 ,当今圣上没那么蠢笨,显然是知道景国公府上真正的意图,然而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如了他们的愿。 这景幻儿是老来女,自小便是惹事生非的主儿,想来今后这 里别想清净了,却不知身为景国公长房嫡女的景昭仪, 后见到自己这小姑姑时,又当如何。这景幻儿如何得宠,遇上于位份一事极为吝啬的明帝,顶天了也不过是个充容, 后这姑侄相见,倒是有趣了。 只是这安乐王病得也太巧了,——还好病了,也病得够重。 柳皇后想到前儿夜里这十一弟回来之时,已是羸弱不胜,太医一诊脉,果然发了热。随行的侍者说这十一弟怕太上皇和太后忧心,特意换了身干净衣裳才来的。 据这十一弟说,他也是察觉有人放火之后退到那山涧边避火,却不知为何景幻儿也在那处,又与黛玉为难,寒继原以为那两个黑衣人是景幻儿找来恐吓黛玉的,等到他察觉杀气,方知那些人是冲着自己来的,还好他别的功夫不会,就逃命的功夫最好,这才带着承安县主逃开了。承安县主还有两个婢女,大家分头跑开之后,这两个婢女点火报了信。 虽然这明帝和太上皇都想追究那些刺客是何许人,然而如今搜山的队伍一无所获,想来早就逃掉了,而这安乐王本身就身子不适,便也不再多问,只是到了后半夜,这十一弟病势越来越重,把太上皇的惊动了,惊动了太上皇,自然也惊动了兄友弟恭的明帝。 明帝让太医好生诊治,若是缺了药材只管八百里加急的去取,这寒继先是遭遇了刺客,而后又是重病,若真有个万一,明帝还担心自己的名声呢! 此事明明与他无关,如今却是他嫌疑最大,这样的黑锅,明帝可不想背!好在这弟弟病的够重,太上皇和太后如今最在乎的是赶紧将他身子治好,倒也不追究其它。风寒这样的病症,可大可小,毕竟当年太后的嫡子,就是一场风寒便折了去,太后向来偏疼寒继,如今也着急上火,凤体欠安。 秋狩伊始,却因得这几件事闹得,原先准备好的狩猎事宜,皆被放置一边,毕竟太后欠安,太上皇忧虑,这明帝如果还放肆的去郊游秋狩,御史言官那嘴里怕是说不出好听的来。 于是后面几 ,柳皇后也多是闲着,因为皇后体弱,明帝并不敢让这发 去探病,反是将相关事宜都 给了景昭仪。皇后便![](//www.iyiguo.net/ig/ri.png) 找黛玉来作陪,过了三 ,黛玉脚上的水泡结痂,倒也可以走动几步。于是柳皇后便约着黛玉去逛逛秋霖苑,不想才进了门,就见一群姑娘们围坐在亭子里,不知在做些什么。 柳皇后才进园门,眼尖的 女连忙提醒各位姑娘皇后娘娘驾到,姑娘们不敢失礼,连忙出来 驾,一时间莺莺燕燕,跪了一地。 作者有话要说: 追杀楠竹和黛玉的是另一股势力哦~~~这次还真不是多疑的皇帝干的。 窝们楠竹逐渐暴 了,后面就有好戏了~~~ 大家不要怪无名~~~因为侍卫一般都比较护主子哈~~~大家体谅一下~~~ 第65章 诗 六十五、 “倒是本 扰了你们的雅兴了, 你们这是在作何?”柳皇后让诸人免礼, 温和问道。 “回娘娘, 我们正作诗呢!这园子里菊花开得正好,此情此景, 不多做些诗倒是可惜了, 听我娘亲说昨儿这边送来了不少螃蟹, 今儿让人蒸了,送来, 只是·····如今还早, 我娘亲说要过了晌午才行。”回话的是宁溪郡主, 因为和柳皇后还算亲昵, 从亲缘上来说,是柳皇后的亲侄女, 又是家中掌上明珠, 平 里倒也不拘束,如此说话惯了。 待这话连珠炮似的说完, 后边的嬷嬷登时冒了身冷汗,郡主这可算是失礼了。 “啊!皇后婶婶,你可不要与我母妃说,不然她肯定又要说我不知礼了!”话一说完, 这宁溪郡主方才自悔失言, 连忙掩口。 “无妨,本 与你母亲说,让她不要责怪你。”柳皇后笑道, 不知你们在做什么诗? “秋 赏菊,自然是菊花诗最应景,方才臣女们正商议着,要拟些什么题呢!”宁溪郡主上前来,搀着柳皇后往前去,来到这亭子中。 “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残菊——这几个题倒是有些意思。”柳皇后点点头。 “这都是薛侍读和史侍读昨晚拟的,臣女也觉得不错。”宁溪郡主笑道。 “薛侍读,史侍读?” 宝钗和湘云连忙来拜见。 柳皇后正门会不知道这两人是谁,自从知晓这二人于荣国府关系匪浅,心里早就留了影儿。 “果然是端庄大方,昳丽非常。”柳皇后见宝钗和湘云都是容姿出众之人,赞道。 宝钗听了心中自然 喜,须知有了贵人这样的评价,对自己 后而言自是有不少好处。 “宝姐姐最会照管人了,心思又细腻周全,近 里十一叔不是病了么,臣女正想说荐了宝姐姐去服侍呢!皇后婶婶,要不然您帮忙说说。”宁溪郡主又‘天真烂漫’道。 “这可不是本 说了算的,宁溪慎言,你年后可就要出嫁了,到时候可莫要折了我皇家的脸面!”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