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别急,是好事儿!”常青一张脸喜忧参半,碍着还在外头不好大声囔囔,虚扶着谢氏往屋里走,细细解释道,“照着原先说的,本该让小姐负伤昏睡个一天半天的,小福丁儿还特意待大夫,宁神汤的分量往上加了点。好巧不巧的,两厢一冲突,就把刚喝下的宁神汤给全吐出来了。” 说着皱眉忧心道,“您可仔细问过陈七小姐给的药方的药如何?也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谢氏没听出重点,反手掐了把常青,骂道,“说人话。” 常青嘶了口气,附到谢氏耳边低语道,“那血不是额角受伤的,而是” 绕是常青本呆憨,说起小主子初也晓得要避讳。 女儿来月信了! 谢氏又惊又喜,不用多问就拽过常青怀里的包裹,提着裙摆就直奔官房。 她身边的大丫鬟们听得清楚,一看常青什么都没来得及准备,忙四散开来,进内室的跑茶水间的,常青见她们又备热水又拿换洗衣裳,还不忘烧上姜汤,顿时觉得果然术业有专攻,干脆不再掺和,默默撵着谢氏跟进了官房。 李英歌是过来人,东西齐备后也不用谢氏和常青动手,自己就拾掇清整,缓了口气才觉得身上清了一些。 “我头收着个装零碎物件的金漆小匣子,你去找出来。”李英歌抿了口热水漱口,掏出钥匙给常青,“里头有个半旧荷包,模样花都是师父惯用的那种,你去取来。” 常青大喜,忙转身飞奔。 “临行前师父送了我一个锦囊,说是遇事能救急。”李英歌知道谢氏和常青担心什么,少不得打起神解释两句,“我估摸着里头装的是师父特制的独门丹药。娘别担心药冲突,想来服上一两味我就不那么难受了” 她刚才仔细问过陈瑾瑜给的药方,晓得里头用的药材或多或少都有些寒凉,偏撞上突如其来的月信,这期间肠道动本就大于平常,这才难受得又吐又痛。 谢氏瞒着她找陈瑾瑜讨药,无归道长那一身神神鬼鬼的本事,若知晓自然会为她备一手防范。 而那丹药十分贵,无归道长心情好的情况下,一年也就舍得分她和陈瑾瑜一、两味。 这次倒是大方。 李英歌暗叹友不慎归友不慎,好歹无归道长这个师父对她越来越有人了。 她说罢,故意不去看谢氏。 “快收起你那张小讨债鬼的臭脸。这还跟娘闹上脾气了?”谢氏悬着的心落地,就点着李英歌的脑门嗔道,“打蛇打七寸。你是什么身份?你两滴血,比老娘拼出半条命都管用!这次不来招狠的,一次钉死你祖母,后头等她缓过气来,再撞上李锵将来事发,回头受挟制、受罪的就成我们了。 这样也好,且装着那单上的血是你受伤的。你不用装昏睡也不用再面,只管好好将养着。后头的事,有娘和你祖母怼去,她想拖着磨着?哼,不出明天,老娘就把这分家的事给坐实咯。 你是不晓得,小福丁儿那傻汉子,事情没闹明白就抓着单往你祖母脸上甩。也不晓得他进乾王府前,是在里哪处当值的,那口骂人的花样,我自叹弗如。” 内宅妇人,再怎么撕破脸也是要端着点架子和涵养的,小福丁儿那骂人的阵仗,简直堪比泼妇。 这也是杨氏招架无能的原因之一。 厚脸皮的怕不要脸的,不要脸的怕不要命的。 谢氏摇头失笑,隐晦地转述了一番小福丁儿的昂表演。 李英歌忍俊不,又是愕然又是好笑,这才转身靠上谢氏,软软地喊了声娘,“我肚子疼” 她其实并不真怪谢氏,也晓得谢氏的用意,只是前世经历,让她尤不喜被人蒙在鼓里的觉。 现下稍微释然,不由就想起前世枉死的母亲。 她抱着谢氏,垂下眼睛低声道,“我想吃红豆饭” 两世为人,她至今都记得,前世她来初时,母亲亲手为她煮的红豆饭。 那会儿父亲还康健,而李松还是个懵懂的小男孩,得知她“长大成人”了,喜则喜却不好宣扬,只围着她嘘寒问暖。 当时年幼,只觉害羞。 如今回想,那副亲睦画面犹如重锤敲击在心头,让她眼角一阵阵发热。 “乖英哥儿,如今可是大姑娘了,还往娘怀里钻着撒娇?”谢氏闻言心头又酸又软,口嫌体正直地搂着李英歌晃了晃,轻轻亲了下她的头顶,笑道,“想吃红豆饭还不容易,合该庆祝一番。现下不方便,回头娘亲自下厨做给你吃,再点红糖送来,让常青伺候你用。” 暂且要避着老太太杨氏的耳目,继续装“重伤”。 李英歌了然,想到被小福丁儿抱走的单,面古怪道,“那条单” 谢氏心头大乐,暗道老太婆活该被甩了一脸那啥的血,嘴里道,“有谢妈妈在呢,她会料理清楚的。” 话音才落,常青就颠颠地捧着荷包进来。 丹药落肚,不过片刻就觉得腹部的隐隐痛减轻了不少。 谢氏彻底放下心来,牵着女儿转出官房,见谢妈妈急匆匆进来,不由奇道,“怎么?老太太这么快就败下阵来了?” 谢妈妈将后来发生的事简单说了,转入正题,“知府大人来了,说是奉了乾王殿下的命,来请英哥儿。老太太和几位老爷都去花厅见知府大人了。” 这事古怪。 就算萧寒潜办完差事又路过常州府要见李英歌,也犯不着绕个圈子请知府大人出面。 谢氏微皱眉,先安抚李英歌道,“还好你把宁神汤都吐了,否则昏睡过去还怎么见殿下?去换身见客的大衣裳,先躺会儿歇歇。我去前头打探清楚再说,乖啊。” 李英歌无语:娘您的重点好像不对 当下也只得由常青服侍着,找出大衣裳换上。 这边谢氏留下的大丫鬟们才哄着李英歌喝下姜汤,那边谢妈妈就脸喜地回转,催促常青道,“快,给英哥儿收拾些简单的穿用,一并带去知府大人府里。乾王殿下现在借住在知府大人府里,借着知府夫人的名义,请英哥儿去顽两天。” 常青得令。 谢妈妈转头看向李英歌,笑呵呵道,“小福丁儿跟着你和常青一块儿去。你的事我暗示过他了,进城就给你些这些天要用的吃用。红豆饭的事夫人给我说了,晚点我亲自送去知府大人府上。 一送走知府大人,老太太就坐不住了。急忙就请夫人和几位老爷太太私下说话,我看一时半刻走不开。这里的事你别担心,只管安心进城,陪殿下顽几天。” 正好伤也不用硬装了,直接遁走了事。 李英歌却觉得这借口古怪。 就算是借知府内眷的名义请她,萧寒潜也不至于自大到直接指使知府大人跑腿。 听说这常州府的知府大人,是个好官。 萧寒潜没必要遛知府大人。 心中如是想,她自然不会推,等常青收拾好简单行装,就动身进城。 小福丁儿脸不自在。 一张单引发的“血案”成了不能解释的乌龙,真够让他哭笑不得的,太毁他明小太监的形象了! 他偷偷看李英歌,见小王妃面如常只字不提,才暗暗松了口气,赶起车来相当殷勤。 到了知府后衙,知府夫人亲自带着仆妇接。 李英歌少不得配合着走个过场。 这头小福丁儿觑着空,先就往萧寒潜落脚的客院去。 等李英歌带着常青踏进客院时,已经不见了小福丁儿的身影,只见萧寒潜长身玉立,独自等在上房屋檐下,目光一落到李英歌身上,就冷冷哼了一声。 随即转身就自顾进了屋。 常青抹了把冷汗,好心提醒道,“小姐,殿下看着心情不太好。我先帮你整理行装去,有事喊我啊。” 说完又轻车路的遁到了院门旁的门房里。 李英歌无奈,提着裙子进屋。 小福丁儿必然是将族里发生的事都巨细靡遗地禀报给萧寒潜了。 这幼稚鬼不知道又生的哪门子的气。 她心下撇嘴,进屋不见萧寒潜的人影,拐到屏风后头,见人长手长脚的摊在摇椅上好不自在,立即决定先下手为强,按着贴着膏药的额角道,“寡虞哥哥,小福丁儿是不是都告诉你了?你别怪他护主不力,当时我在动作他也在动作,难免两厢岔了路数,才磕破了点儿皮。” “小福丁儿?我怪他干什么。”萧寒潜双手枕着后脑勺,顺着鼻梁看向李英歌,哼道,“哪个把我的嘱咐不放在心上,照顾自己照顾得又伤又吐的,我就只怪哪个。” 李英歌暗暗“咦”了一声。 小福丁儿这个鬼的,没把她为什么吐的原因告诉萧寒潜么? “寡虞哥哥。”李英歌决定装乖,挪到摇椅跟前,伸手扯了扯萧寒潜的手,“我娘的脾你也知道,我也是猝不及防。不生气了,好不好?” 幼稚鬼犯别扭,她还是哄哄好了。 再互怼下去,她可撑不住神头。 萧寒潜却不知所以然,见她脸不似之前红润,越发觉得不虞,冷笑道,“你说不气就不气?我不开心,你看着办吧。” 李英歌暗道这人好烦。 身子却早被萧寒潜“欺负”得反应快过大脑,直接矮身张手,抱了上去,继续哄道,“寡虞哥哥不开心,我抱抱你,好消气了罢” ☆、第152章 和你在一起 “差事办得怎么样了?那个犯官抓着了吗?”李英歌惦记着心中的疑问,顺势扭头靠在萧寒潜前,抬眼去看他的神,“你怎么会住进了知府大人的家里?你要在常州府逗留多久,准备什么时候回京?” 她想起谢氏让谢妈妈转达的话,又试探道,“我娘这两天恐怕不开身,如果你方便,过两天她再来正式拜访。还让我问你,老太太大寿当,你赏不赏脸去喝杯薄酒?” 萧寒潜自己“送”上门来,谢氏深觉不能暴殄天物,打算人尽其用。 这是盘算着让萧寒潜出面充当虎皮,谢氏好扯起虎皮做大旗,彻底堵死杨氏的退路。 萧寒潜则觉得,谢氏只做个内宅主母略可惜,合该去当狗头军师,真是什么样的手段都敢使,什么人都敢利用。 他一听老太太这称呼,就剑眉微挑,不无讽刺地道,“你们这场大戏唱得可真是跌宕波折,闹成这样,你家老太太还有心思做寿?” 说着目光一转,落在李英歌因仰头看他而翘起的下巴上,长指自有意识地捏上那圆润下巴,轻轻一挑,哼道,“对着我除了公事,你就没别的话可说可问了?” 被他这么一说,李英歌不由仔细回想了一下。 似乎他们相处的模式已经被她单方面固定了。 他闹任他闹,她想知道的事也必定要探问到底。 李英歌觉得这样很好,是以照旧无视挑起她下巴的大手,自顾道,“你让我来陪你,总要让我先清楚原委罢?” “行,等着。”萧寒潜冷哼,皱眉看着李英歌松松垮垮地半靠在他身上的敷衍姿势,似乎再也无法忍受她带着安抚意味的拥抱,干脆自己动手,将人整个抱上摇椅,安稳地窝在自己臂弯中后,才惬意地舒展开眉头,“你先跟我仔细说说,你娘这出大戏的首尾。” 刚才小福丁儿只捡着关键禀报。 他很有闲心听听谢氏具体怎么安排的。 而此时此刻,小未婚软软暖暖的在怀,比起之前任何一次的亲近都更叫他觉得舒心,正适合闲聊家常。 李英歌已经颇适应他各种突如其来的小动作,调整角度看过去,见萧寒潜半阖着眼神放松,额角却有微薄的细汗。 许是办差太累了罢。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