檩子、椽子预备好了,盖房子最主要的房柁也就是大梁用的木头,村附近树木却没有合适的,本来爷爷合计着领两个儿子去东山里,找他那个拜把子兄弟买买看,山里的树木长的好,长的 ,一定有合适的。 可是![](//www.iyiguo.net/ig/nai.png) 一想到去年闯进家门的胡子,听说就是东山里的,说什么也不让去。后来还是西明武托人打听着,在万德镇的一个木材商那儿买到了。 这下家里的银钱就不凑手了,还没等西远想办法呢,孙叶就赶上西远送货的时候给西远拿来一百两银子,话也说的明白,你先拿着用,其他等过两个月盘账时候一起算。得,西远觉得自己一夜又回到解放前,现在又是欠孙叶二百两。 不过西远也没推辞,把钱拿回了家,就说是孙叶还的欠账,还有这几个月的分红,另外他又预支了一点。 反正家里人算账是算不过西远的,连二叔都不识字,也只好西远怎么说怎么信。 钱有了,别的就不愁了,先是买了打地基的沙子,还有石头,另外还有瓦片和砖。基本材料备足了,家里在选好的房基地上开始挖地基、垫房身,地基要挖二米半左右,这是因为这里冬天的冻土层达到一米七八,所以地基要比冻土层深,然后用石碾子把土夯实,再用沙子填实;房身直接用土铺垫就好,不过也要夯实。 地基垫好后,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差不多了,西远和二叔商量了房子所用的门窗的多少和大小,这要事先找木匠先给做着。 西明武看着西远半天没吭声,他这个侄子真是个神人,他那天夯地基的时候才想起来,正月里家里人还争论房子盖什么样子呢,结果一动手,不知不觉地就按照西远的意思来了,西远也有意思,钱不够,人家不声不响地拿回来一百两,这孩子! 村里就有木匠,二叔说这个人手艺不错,因此西远也同意把门窗给老木匠做。不过门窗的样式西远结合现代的,和二叔研究了一下,然后两个人又和老木匠研究了两天,最后才定下。 ☆、![](//www.iyiguo.net/ig/chun.png) 做完这些,时令已经进入三月,家家都要为 耕做准备,西明武也回了杨家庄,因为过段时间要 耕,他怕大哥家忙不过来,所以把西 和西勇也给带了回去。 家里一忙起来就没顾上给早茬青菜育苗,现在事情告一段落,育苗虽然比去年晚些,不过还可以抢半个月左右的先,所以西远还是 了一些。但是西远没有种那么多,半个月的时间太短,太多的菜聚德楼消耗不了,另外,家里盖房用的东西有些堆在后园子里,没那么多地方了。 “三月三,曲麻菜(学名苣荬菜)钻天”,进了三月,大地已经完全解冻,万物开始生长起来,野菜、野草也 出了 绿的头。向远处遥遥望去,大地已经有星星点点的绿 。 天的原野,黑土地宽广无边,树木发出 绿的叶芽,各种植物竞相冒出头来拼命生长。经历了一个严冬,不但植物,连人也更珍惜这温暖的![](//www.iyiguo.net/ig/chun.png) ,生命仿佛沉睡了一个冬季,欣欣然地苏醒了。 西远现在倒没啥事,农忙还没开始,家里的活计都被父亲和爷爷抢着干了,他每天除了教几个孩子功课,其余的时间很悠闲。 有时候西韦和卫成兴致来了,非得自己牵着豌豆荚出去溜溜,美其名曰放驴。西远这时候就得跟着,几个小家伙在前边一边牵着豌豆荚一边打闹,到了野地里,把驴放在那吃草,连西远在内,大家就一起挖野菜。 这里的野菜最常见的有曲麻菜、荠荠菜、婆婆丁、偶尔还会找到小 蒜或者会发现缕蒿芽。 曲麻菜据说可以去火,不过它的味道吃起来有点儿苦,婆婆丁也是,所以孩子们更倾向于找荠荠菜,荠荠菜得挑 的,老了的也不好吃。 有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大块长着荠荠菜的地方,所以挖了两篮子的荠荠菜,因为数量足够,回来后就没像以往似的只是洗干净蘸酱吃,而是把荠荠菜用水焯了,然后切碎,又把过年时候熬油剩的油渣放一些在里面,两个拌了馅蒸包子吃。 刚蒸出锅的包子,带着面的香气,用嘴咬一口,荠荠菜的清香混合着油渣的 香就飘了出来,简直比过年时的饺子都好吃。 家里吃过一次以后,西韦和卫成就上了心,去放豌豆荚的频率马上就高了起来,而且两个小家伙别的菜都不挖了,专心的寻荠荠菜,不过再也没有碰到那样的一大片。看两个小家伙的样子,家里大人也心疼,就用两个孩子挖来的荠荠菜专门给他俩包几个饺子,两个小家伙还不好意思吃独食儿,每次都要给家里几个大人都让到了,每个人都尝过了他们才吃。 至于缕蒿芽,因为有一种特殊的味道有的人不 吃,不过西远却喜 。![](//www.iyiguo.net/ig/nai.png) 往锅里放点油,把用水焯过的缕蒿芽剁碎,放到锅里稍微炒一下,然后里面放些酱,做成缕蒿芽酱;或者把打过水焯的缕蒿芽拿来直接蘸酱吃;也可以放些 用它来包饺子。不过包饺子又要用白面,又要用 ,忒浪费钱,基本上不会做。 西远跟在驴 股后头,前边西韦几个小家伙一边走,一边把手里折来的柳条用刀片截成小段,然后用手慢慢地把树皮向着一个方向拧,等里面的树枝和树皮分离后,将树枝小心地取出来,然后用刀片把空心的树皮尖端处最外层的老皮轻轻刮去,这样一个柳哨就做好了,把柳哨放到嘴里,用力吹就会发出或长或短或 或细的声音。 柳哨村里孩子几乎人人都会做,![](//www.iyiguo.net/ig/chun.png) 走在路上或者村中,经常入耳的就是这种短促的,不成曲调的呜呜声。 听西远说今年家里要多养些 ,西远娘就打算自己攒些 蛋,然后再买一些,自己用炕头孵 蛋。 “娘,你自己孵能行吗?”西远有些担心,这可不像现代,有温度计、专门的孵化器,而是要完全靠人工自己来掌握和调解。 “怎么不行,咱家以前的小 都是我孵的。”西远娘道,她觉得与其花钱买 雏,不如自己孵省钱。 “能行?”西远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娘。 “能行,你娘都孵好几回了。”西明文给媳妇儿打保证。 “那您就试试,不过别孵太多,您就孵一百个吧,剩下的咱买一部分。要真能孵好,以后就都归您 。”西远也不想打消他娘的积极 ,折中了一下。 “行。”西远娘合计着自己家也没那么大的地方,太多了真 不了。 于是,从那天起,西远娘就跟村里比较好的媳妇们打好招呼,谁家要是有种蛋可以卖给她,她按正常的价格买。 没过几天就凑够了,西远娘也是个干活 快的,把家里炕头那儿铺上鹅 垫,垫子上边放了一个小薄褥子,这还是西韦小时候用的呢,褥子上边放好 蛋,然后再用稍厚一点的被子盖上。 每天,西远娘随时伸手进去摸摸里面的温度,觉得热了掀开晾一下,觉得温度不够,就给炕 里面 把火,等到小 定型的时候,晚上又在油灯下拿着 蛋照,把其中的寡蛋挑出来。有时候半夜也要把手伸到 蛋里面摸摸,看看凉热。 西远看他娘这样每天忙忙碌碌地很是 慨,看来人只有看到生活有奔头了,积极 才会充分地调动起来。家里就要起新房,他娘嘴里不说,可是每天那情绪高昂的样子就让人 觉到她内心的喜悦。 就这样,平时忙着家里或者菜园子里的活计,隔一段时间就跑回来看看她孵的 蛋,二十一、二天后终于听到蛋壳里发出“笃笃”的声音,那是小 仔用嘴在啄蛋壳。 西远娘细心地把发出响声的 蛋放到一处,只要小 破壳而出了,马上把它放到炕头旁边的篮子里,如果不及时,那么小的 仔在被子里很容易被捂死。 刚出壳的小 仔 茸茸的,不时发出“唧唧”的叫声,可 极了。西韦和卫成围着 不释手,就连西远也忍不住拿了一只放到手心里,小 仔用它小小的嘴一下一下的啄着手,仿佛饿了要吃东西。 西韦和卫成稀罕小 稀罕地不行,不过他俩也知道,尽管喜 也不可能给他们玩。 第三天爷爷收拾仓房,发现了一窝小老鼠并把他们打死。爷爷把死老鼠放到了仓房外面的木桩子上,一转身的功夫再找小老鼠就不见了。爷爷还心里纳闷呢,难道是自己岁数大记错了? 收拾完仓房,爷爷坐在院子里面休息,王三爷爷正好过来想借下西远家的镐头用用,爷爷就和王三爷爷说起来这件事。 “指正是你放哪儿忘了,自己还不承认。”![](//www.iyiguo.net/ig/nai.png) 这时候正在院子里洗衣服,听了爷爷的话在旁边接茬道。 “不对啊,我记得让我放门口的木桩上了。”爷爷也摸不准了。 “哎,咱们现在岁数大了是好忘事。”王三爷爷 慨道,“我那天想 烟打磨磨地找我那烟袋锅,后来还是柱子跟我说我才发现,烟袋锅就在我手心里攥着呢。” “岁数大喽,大喽。”爷爷也不![](//www.iyiguo.net/ig/jin.png) 叹着。 “你说你,别的事儿忘了也就忘了,这也能忘,你说那死耗子不扔,搁家里时间长了不得有味?”![](//www.iyiguo.net/ig/nai.png) 数落爷爷说。 “我就觉得我没记错,可不知道怎么就找不着了?”爷爷也没辙了。 这时候,卫成和西韦从外面跑了回来,他们和柱子一起找程南玩去了。 “小韦,成子,刚才你俩在院子里玩了吧?”![](//www.iyiguo.net/ig/nai.png) 喊他俩。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