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天瑞略略低头看着她,道:“娘子考虑的周全,如今我那傻妹子还要仰仗祁二郎一家照拂,祁三郎又有了前程,这般热闹也是应当的。” 郑氏声音轻轻:“更热闹些,这本就是喜事,怎么热闹都不过分。” 石天瑞笑了笑,微微点头。 郑氏则是踮起脚尖帮他正了正官帽,又给石天瑞倒了杯茶让他喝下,这才送他出门,目送石天瑞离开。 等石知县带着一队人敲锣打鼓的离开后,郑氏便快步去了书房,准备给叶娇写封信,加深一下友谊。 而石天瑞这一路上确实是刻意的闹出来了很大动静,还专门绕了个远路,就是为了多宣传一下祁三郎得中探花的事情,尤其是那个大铜锣,敲一下,震天响,想听不见都难。 祁昭原本是要去庄子上的,结果远远听到了铜锣声响,便想要过去瞧瞧,结果还没凑近,就有人喊住了他:“这不是祁家大郎吗?你这是要去找知县老爷?” 祁昭被说的一愣:“我也不告状,找知县做什么。” “你还不知道?这是给你家报喜的!赶紧回去说一声吧,你家三郎中了,探花,这当真是文曲星下凡了……” 后头这人说什么,祁昭已经听不到了, 脑子都是中了中了,三弟中了! 也顾不上说什么,祁昭扭头就朝着家里狂奔,进门后头一件事就是扯着脖子喊:“来人啊,快来人!” 偏巧碰上方氏扶着柳氏准备出门上香,因着京城总是没信儿,柳氏心里着急,却也不愿催促生怕扰了祁明的事情,就只能时不时的出门上香来安心。 这会儿见自家大儿子扯着脖子嚷嚷,方氏都被她吓了一跳。 柳氏赶忙让刘婆子扶稳了方氏,伸手护住了方氏已经鼓起来的肚子,柳氏的眼睛则是瞪向了祁昭:“大白天的嚷嚷什么,中 了不成?” 祁昭这才瞧见自家娘亲和媳妇,抹了一把脸上的汗,小跑着过来,一边 一边道:“不是我,是三郎,三郎中了!” 柳氏愣了一下,倒退了半步:“你说什么,你说三郎中 了?你从哪儿听说的!” 祁昭原本就不是嘴皮子利落的人,加上被 喜冲昏了头脑,又跑了好长一段路,这会儿已经是舌头打结,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的。 他越这样,柳氏越急,平时的稳重这会儿都没了用,偏偏祁昭还总笑,柳氏气的想打他。 就在这时候,外头突然传来了锣鼓声。 柳氏不由得看向了大门,祁昭 喜的只知道念叨“中了中了”,柳氏也终于回过神儿来,隐隐的有了猜测。 她紧紧地捏着帕子,回过头,对着祁昭道:“你扶好你媳妇。”而后柳氏便搭着刘婆子的手,快步走上台阶。 等大门左右分开,柳氏一眼就看到了站在外头的石天瑞,他周围还有不少吹吹打打的人。 街巷两端都是 当当的,尽数是围观的百姓。 谁都好瞧个热闹,如今连知县都出来了,自然 引了不少人来围观。 石天瑞在看到柳氏后,清俊的脸上 出了笑容,上前两步道:“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贵府三郎金榜题名,如今已经是探花之身,前途无量啊。” 第157章 探花……探花! 此话一出, 不单单是祁家人愣住了, 就连周围围观的人都闹腾开来, 像是一滴水滴进油锅里, 登时就炸开了。 寻常百姓其实并不明白科举这条路该怎么走, 寻常土里刨食的人家大字都不识几个,会写自己名字的都少, 自然不明白那些什么一甲二甲, 进士同进士之类的词儿,顶多是听听话本里面讲的故事罢了。 但是,状元榜眼探花这三个字眼还是常常听的。 话本里头讲的那些才子佳人想要最后和和美美的在一起, 大多是考中了这三个之一才能荣归故里,都是要戴上大红花骑着高头马,最是荣耀不过了。 只是这三年一次的考试每次只能出三个一甲进士,要竞争的却是从各地而来的俊才, 想要考中都是难如登天。 单单说石知县治理的地方,秀才不少, 但是能得了进士的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便是那位遭到贬斥的鲁大人,从他之后就再无进士了。 现在祁三郎得了进士,还是直接考了个探花回来, 一下子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祁家人身上。 柳氏也愣了一下, 等刘婆子喊了她两声后才回过神儿来。 她觉得自己的手在抖, 纵然心里无数次的想过自家三儿子会有个什么样的好前程, 但是哪怕柳氏对着佛祖的时候, 都不敢想的这么好。 做梦也该有个限制,哪怕是美梦都没有现在来的真实。 好在柳氏心思镇定,并没有像是祁昭那样 喜的失了方寸。 她不过是晃了晃神就平静下来,强行按捺住了心里的 动,笑着道:“劳烦石知县,还请到府内小坐。” 石天瑞没有拒绝,笑着进了门,跟随石天瑞来的多是县衙内的差役,也被祁家人招呼着进去休息。 而在大门关闭时,还能听到外面热闹的议论,想来不用多久这个消息就能传遍全城! 祁昭则是笑的傻呵呵的,哪怕方氏使劲儿拍他都没有反应。 祁大郎的这副模样 得方氏也有些无奈,却也理解他的心情,因为方氏自己就觉得心砰砰跳个不停。 方家算不得书香门第,但也是读过书的的,方氏的父亲是正经秀才,而方氏从小识文断字,自然比旁人更加明白能考上探花有多不容易。 对寻常人来说,这就像是个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事情,夸一夸赞一赞就过去了,可方氏亲眼见过她爹屡次不中,自家大哥也是连年考连年不中,莫说是进士了,就连乡试都过不去,能考上一甲进士真真是跃了龙门的鲤鱼,学识福气运道,缺哪样都是不成的。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自家三弟瞧着不显山不 水的,只怕要真真切切的把这两句话活成真的。 更重要的是,一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祁明得了功名,最低也能得个七品官职,那他们祁家便是正经的官宦人家! 纵然比不得高门大户,但以后沾光的时候多得是。 可同样的,以后他们做事也要考虑祁明的名声,方氏读过书,知道官员被家人所累的不在少数,才更要谨慎才是。 有心和祁昭提提这些事儿,谁知道扭头就看到了笑的傻呵呵的祁大郎。 方氏明白祁昭的 喜,她心里也是 喜的,可是总这么站着也不是事儿。 扶着已经高高隆起的肚子,方氏拍了拍祁昭的胳膊,道:“相公,你先清醒些,石知县过来报喜还带上了不少人一起来,他们要怎么安置?总不能让人家干坐着喝茶水吧。” 祁昭被她这么一提醒立刻反应过来,连连点头:“对对,要做好准备,让人摆饭……” “这个时候摆饭?早过时候了。”方氏气得直笑,伸手抓着他的胳膊,想着自家相公现在是 喜糊涂了,便扭头对着婆子道,“去,让人做好茶点,拿出好茶来,再准备晚饭,一样样来。” 等婆子离开,方氏就看到了祁昭正盯着她看。 这让方氏有些奇怪,低头瞧了瞧自己,确定身上没有沾上什么脏污,便回瞪了他一眼:“你瞧什么呢?” 祁昭轻咳一声,伸手扶在方氏的后 上让她站的舒服些,嘴里则是道:“我没想到,这次娘子你会这么大方。” 听起来准备饭食要更复杂,可是真的 持过家事就能知道,那些茶点瞧着一个个小小的,似乎十个都不如来一个馒头更能填 肚子,但真的计较起银钱来,茶点却是贵的厉害。 寻常自家娘子抠门……不,是节俭得很,可从来不会拿这些出来待客的。 方氏却听懂了祁昭的意思,倒也不气,一面扶着他往屋里走一面道:“如今三弟出息了,这是家里的福气,只是一些茶点算的什么?” 祁昭瞧着方氏,想要夸她变大方了,却觉得若是这么夸,反倒像是自己以前有过什么不 似的,便只是紧紧的抱了抱方氏,真心实意的道:“娘子可比我聪明多了。” 方氏却推了他一下,圆圆的脸上带了些嫌弃,嘟囔着:“莫要挤到孩子。” 祁昭忙退了半步,小心翼翼的一手扶着方氏的 ,一手护着她的肚子,两人相携走向了后堂。 正如方氏所想,祁明得中探花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村。 换成旁的人家,出了这样的人物除了羡慕只怕还会有嫉妒,甚至嫉妒的人会更多一些,毕竟人心往往是很难 足的,瞧见得势的,只能看到人前富贵,却很少有人能看到背后辛苦。 但是祁家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不仅仅是因为之前赈济水灾时候积攒下来的贤名,还因为祁家的铺子和田庄大多是雇佣了当地的农户,而乡下地方亲戚众多,谁和谁都有点亲故,祁家或远或近都算得上是他们的东家。 相比较于其他富户,祁家算得上是仁德了。 不仅不会克扣什么,反倒会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多给赏钱,只要同祁家有些关系的,多多少少都受过他们的恩惠。 纵使不是每个人心里都记着他家的好处,可是祁家是个好东家,换个东家只怕没有这样的好 子过,故而更多的人是一心盼着祁家能好的。 祁家安稳了,那些指望着祁家吃饭的人也就安稳。 如今得知了东家三少爷要入朝为官,众人自然是真心 喜,上门祝贺的人也是络绎不绝。 祁父原本是在庄子上准备农耕之事,听了这事儿立马赶回来,笑的合不拢嘴,大摆宴席, 水席摆了足足五天。 只是这五天时间里不管是谁送礼祁家都不接,即使是往常相 的人家送的贺礼也没有收过,比以前还要小心。 因着祁昀报喜的信中明明白白的写着,不让收礼,尤其是在这个当口要更加小心谨慎,无论如何不能给祁明挖坑。 这人情债最是麻烦,若是收了东西,无论多少人家送礼的心里都会记得清楚,特别是乡下地方,哪怕送个 蛋都能念叨一年。 收礼的时候轻松,回头真的有事情求到你头上,这便是一笔抹不掉的债,做不做都是错。 索 现在从 子上就掐灭了,谁也不找谁的麻烦。 这般谨慎小心在外人看来没有必要,可是祁家上下都认同祁昀的话,做得彻底。 不过对祁昭来说,贺礼收不收的不重要,让他挂心的是祁昀家书里提的另一桩事。 这天夜里祁昭格外郑重其事的把方氏和儿子石头叫到一起商量,只是因为晚,他来的时候石头已经睡了,只有方氏一边拍着石头的后背哄他睡一边看向了祁昭。 祁大郎本就 子直率,说话也不拐弯,直接道:“二弟说,京城里面的书院更好些,而且他们也在那里找好了房子,安安稳稳的,便想着把石头接去那里读书,也好和旭宝搭伴儿。” 此话一出,方氏便愣住了。 对方氏来说,自家二弟从来都不是个容易亲近的人。 作为大嫂,方氏关心他,也愿意为了这个家去听祁昀的话做些事情,就像上次戳穿鲁七姑娘的糟粕事儿,方氏一直很配合祁昀,可以说是 付出了属于家人的全部信任。 可是方氏一直都是怕他的,之前是因为祁昀病重,面白如鬼,谁见谁怕,后来就是因为方氏有些看清了祁二郎的本事和心计,越了解越害怕。 原本觉得二弟去了京城便是一番新的生活,谁知道他居然还能记挂着自家石头。 进京求学,这几乎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事情,砸的方氏有些懵。 而睡着的石头并不知道爹娘在说什么,小身子翻了翻,抱住了方氏的胳膊,脸上笑呵呵的,似乎是做了个美梦。 方氏把石头拢在怀里,很快便意识到这个机会有多难得。 能进京城里面读书求学,定然是要比在这里的私塾里面读要好,而且叶娇的旭宝也渐渐大了,不怕石头没有玩伴,除了要离开爹娘,其他的都是顶好的事儿。 祁昭也是想到了这点,这才郑重其事的问他们的。 见方氏不语,祁昭以为她心疼儿子,轻声道:“你若是不愿意也不妨事,石头聪明,哪里学都是一样的。” 方氏却摇摇头,道:“若是一样,便不会有那么多学子削尖脑袋往京城里面钻了。” 祁昭听得出自家娘子其实已经点了头,只是舍不得说出口,心里一软,道:“之前三弟也是石头这么大的时候就住到书院里头去了,左右二弟每年都要回来的,到时候带上石头一起也就是了。” 方氏抿了抿嘴 ,点点头,却把石头抱得更紧了些,轻声道:“让石头试试也好。” 祁昭也捏了捏石头的小手,微微点头。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