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扭扭捏捏:“战哥他们走了。” “嗯……。”执瑜还是不抬头,拖长嗓音:“称心,对不住,你别生我的气……。” “不用说了……”称心低低。 执瑜就势坐直身子,把她抱到怀里。彼此听到对方的心跳,执瑜透眉梢,而称心软在他怀里。 执瑜脑袋里出现一堆话。 自从他的婚讯出来,好事的将军士兵对他一通的传授。不是玩笑子的张豪将军见瑜世子洁身自好,靖和世子在他这样年纪,有通房还吃花酒,瑜世子却只酒,那地方也不去,张将军也鬼鬼祟祟的说上好些。在这个晚上,执瑜并不算完全不通,手指颤抖着去解称心的衣裳……。 …… 袁夫人在安排同行女眷们的住处,见战哥带着孩子们走来:“又凑一出热闹,我们回来了。” 元皓等人太小,甚至不应该知道什么叫“听房”,萧战带着他们去凑的是“热闹”。所以故意说的嗓音让执瑜能听到,算又闹一回房。 袁夫人放下心,让他们去睡。孩子们还要看烟火,皮匠们又要给小红也热闹,萧战带着——战哥也怕表弟听到不该知道的,又来到小红的新房窗下。 争先恐后把耳朵往窗上凑,争得太凶,“咚”一声轻响,不知谁戴着大帽子的脑袋撞上窗户。 红花从门出来,笑道:“小爷们请房里坐,我们今儿只拜堂,大路已往厅上陪客,这房里是亲戚们说话。” 大家就进去,见及时赶到的红花娘在这里,她愈发上了年纪,虽有下人,最好也有亲人照顾,红花的堂哥夫也在。 红花的堂嫂旧脾气不改,对着小红的衣饰暗算这浪费过了。红花至多是个管事,这管事的女儿成亲,要戴龙眼大的珍珠吗? 见进来一群孩子,七嘴八舌的邀功:“这个首饰是我送的,小红你肯戴真好。”胖队长指着龙眼大的珍珠。 又指大红如血的宝石:“这是好孩子送的,是母亲的首饰里挑出来的。” 红花堂嫂认出这是那年往家里去的几个捣蛋包,害她丢了一出子“小气”的人,张口结舌,下面的盘算就此打住。 万大同公认的财主,嫁女儿陪嫁众多。但小红愿意戴一部分皮匠们送的首饰,这是皮匠们对她好,令她面上生辉。 小六等人可乐了,纷纷指出自己送的东西。萧战自觉得让排挤出来,为表弟愿意一份儿,声大气地道:“我看表弟面上,明儿我也送你一件,你回门的时候带。” 二位新人三朝是没有娘家门回的,但三朝依然存在。 “哈哈,”孩子们闻言,小手一指:“那件花钿,是我们代加福送的,算你一份儿。” 小红也盈盈:“看我,还没有谢过小王爷,容我明儿多敬几杯酒谢你。” 新娘子是不走动的,小红一直就在上坐着。 战哥只是纳闷:“算我一份儿?多勉强地把我带上。” 小十取笑他:“明儿谢我们席面吧,才算是你的一份儿。” 红花的娘老眼昏花,记也差了,记不得这些人,悄问女儿:“这是哪家的小爷?” 红花也觉得面上有光彩,抿儿一笑,细细地对她说:“这里面有两位小王爷,” 红花的娘和堂哥夫肃然起敬。 “一位是京里握重兵的镇南王小王爷,一位是这边城握重兵的梁山小王爷。还有太上皇面前最得宠的明怡郡主多喜……” 红花的堂嫂怅然,她直到今天心服口服的相信红花地位高涨,神可见幽幽。 红花的娘眼神再差也看得见,嫌她不喜庆,瞪她一眼:“你儿子据说念书总算好上来,明年殿试要能过就可以当官,你这个模样能跟去任上当县官的娘?” 红花的堂嫂这一回不敢回反驳,说不上她有了规矩,而是在小红花团锦簇的亲事里生出敬畏之意,陪个笑脸儿出来。 从这里出来,孩子们往厅上去,准备放烟火看。 …… 大厅上酒气浓的热腾腾,烛火在氤氲中仙风雾罩一般。几位郡王依然不肯罢休,拉着梁山王拿大碗敬他,或者说“灌”他。 王爷的请功奏章抄文,在没有颁赏以前,军中很难。郡王们是从京里得到的抄文,看过,本来是不生气的。无名之火,从袁执瑜为永国公世子开始。 张大学士提议执瑜为永国公世子,左都御史无话反驳,有司官员也无话可说。他们敢抹杀,就把和执瑜执璞同例的郡王们战功也抹去相应部分。 一下子得罪军中所有郡王和时刻准备为儿子谋郡王的葛通,左都御史虽是主管弹劾的首位上官,也不犯这险。 永国公世子这圣旨没下来以前,郡王们心存侥幸,人人等着太后施展“能耐”,为她的孙子谋取一把,同例的郡王们好处更大。 东安世子多一出子牢狱之灾,也没有参战,他没有指望。靖和世子却盼着就此袭爵。长平郡王等虽没想这就让位给儿子,但多给儿子积累战功,以后袭爵无风无浪,总比少积累好。再说他们也可以就此多有几员上将,上将吃的军饷和军中惯有的士兵空额与别人不同,这些空额将军们会呈上一些,钱多总比钱少好。 永国公世子一出来,郡王们对太后怨言横生。都怪她不知道把握好机会,不会对着皇帝一哭二闹三上吊,实在不行,就以死相不是?管你侄子还在,只是个侯爷,有什么关系?老子侯爷,儿子也可以当国公不是? 大家都有一句隔空问话,太后你真的是偏心娘家的人吗?你对不起偏心名声不是。有能耐的病上一年不吃不喝,看皇上他让不让步。 气话偏颇到一年不吃不喝的地步,可见郡王们为军功扎了心。 袁执瑜这世子当的,袭的是袁家本就存在的爵位,只因袁国舅的去世悬在半空,说是袁家的并不为过。以此类推,郡王们定功劳将以执瑜为准则,上下浮动在一定范围之内。 都知道梁山王是据实的写,但郡王们怨完太后,只恨王爷。把执瑜和郡王们写在一例是他下的笔不是吗?长平郡王和渭北郡王通信,两人猜测袁执瑜退守定边郡王旧封地,是王爷所为。 否则他应该随姑丈陈留守太原,再不然随龙家表伯父们在大同。他怎么会打散以后,直奔定边郡王的旧封地去? 气在今天化成酒,郡王们拿好听话对王爷,恭维他:“亲爹不在,干爹为大,恭喜干小王爷成亲大喜了。” 陈留郡王听得干瞪眼,哪里跑出来“干小王爷”这话。但他也不能幸免,一样让灌酒,保住自身在第一位,陈留郡王也不会为梁山王解围。 梁山王也知道这些人存一段脾气,不介意酒上面让他们得意。话也说到他心里去,执瑜成亲,亲爹小倌儿不在,干爹可不是那得意过于姑丈和表伯父的人? 左一杯右一杯,有时候用碗,王爷喝了一个痛快。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