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赛娘说罢,捂嘴一笑,转身进去了。 望着她昂扬的身影,陆青不由得出笑来。回想那咔嚓咵咔声,自己骨节也不生疼 第十三章 赐死 言路壅蔽,导谀闻,恩幸持权,贪饕得志。搢绅贤能,陷于籍;政事兴废,拘于纪年。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利源酤榷已尽,而谋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冗食者坐享富贵。灾异时见而朕不悟,众庶怨怼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 ——宋徽宗?赵佶 一、燕京 童贯骑在马上,背昂头,由新曹门缓缓进城。 他头戴貂蝉笼巾、金涂银棱、犀簪银笔七梁冠,方心曲领朱裳,绯白罗大带,金涂银革带,金涂银装玉佩,天下乐晕锦绶。身后军仗绵延一里,最前头,则是一辆囚车,车中枷着方腊。 童贯正月率大军前去东南镇,先还有些失利。到三月,夺回杭州后,那方腊军便现出败象。毕竟是一个漆工,虽猬集二十万众,大都是蠢村汉,连像样兵器都没几件,更莫论行军阵法。而自己所率这十五万大军,大多是秦晋两地戍军,经见过西夏战阵。这些兵将遇到西夏军队,固然胆怯畏战,见了方腊这群草莽,胆气却顿时足了许多。童贯极力催督,那些将领哪里敢怠慢,各自挥军尽力攻杀。一个多月来,方腊军节节败退,歙州、睦州、衢州一一夺了回来。 四月底,方腊从富、新城、桐庐一路退逃,手下氓也亡散大半。童贯亲自率军追到青溪县,方腊逃进了深山。大山连绵、草木深茂,无从去寻。 幸而那个裨将韩世忠从汴京赶来禀报,方肥捉了紫衣客李银,快马急奔到青溪,已进了山中。童贯急命韩世忠先行追踪,随后又派了几个将领带大军进山。韩世忠果然沿李银所留踪迹,追到了帮源,格杀十数人,生擒了方腊。这功劳却被随后赶到的上级将官夺占,李银也被方腊手下杀死。这些琐事,童贯懒得理会。 他平定了东南,押解方腊回到京城,城人都来争看。童贯瞅着街两边无数人伸头探脑、聒噪不休,不由得抬手摸了摸颔下胡须,心中升起无限傲情:这大宋安宁,尽仰仗于我。你们这些蠢民,该全都跪下谢恩才是。 他已年过六旬,这胡须尽都变白,如今只剩三十七,仍在不断掉落。他极为珍惜,只敢小心轻抚。被阉之人,仍能有胡须的,自古及今,恐怕只有他一人,他将这胡须暗自称为“福须”。后之中,能有胡须的男子,除去官家,便只有他。加之他年轻时身材魁伟、样貌雄健,不论女还是嫔妃,都极稀罕他。他便借着这稀罕,处处收誉,一步步走到今天这地步。 擒俘方腊,官家也极喜,加封他为太师。只是,方腊作之初,以“诛朱勔”为名,起因在朱勔所管领应奉局四处搜刮财物,花石纲尤其苦民至极。童贯率军到两浙,为安抚民心,叫幕僚董耘代笔写了一纸诏书,罢朱勔官职,停应奉局及花石纲。 贼平定后,宰相王黼却进言于帝:“方腊之起,由茶盐法也,而童贯入言,归过陛下。”官家大怒,立即下诏,恢复应奉局,命王黼及梁师成督管,朱勔也重又起复。童贯忙去劝谏官家:“东南人家饭锅子未稳,复作此?”官家越发恼怒,虽未责罚童贯,却降罪于董耘。 童贯不敢再言,他早已听闻汴京市井间将自己嘲作“媪相”。对此,他至今恼愤不已。自己虽被阉割,却一生未丧男儿气格,这些年能一路高升,凭的是军功。想当年,他出任监军,西征羌地,兵到湟州,官家因中失火,急令驿马两千里急谕,诏令童贯止出兵。童贯读过后,却说:“陛下望出兵速胜。”随即出兵,连复四州,河湟一带由此得以平定。 他想,我之过,只在为求功成、矫旨专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乃古之通理。到我大宋,天子怕将帅专权,每逢出征,如何行军布阵,都是令从中出。官家在京城决策,而后派急递发往边关。将帅在外,只等皇命,事事不敢自专。这般呆板,如何临机应变?如何应对紧急?你们笑我似老媪,千百将官中,唯有我这老媪才敢不惜抗旨违命,只求利国利邦。谁人才是愚懦老媪? 回京后,他的胡须又落了两。想起“媪相”之辱,他越发记挂心中那桩更大功业——收复燕京。 那真紫衣客金使名叫赫鲁,官家命李师师了他两个多月。接到生擒方腊喜报后,官家再无忧虑,才召见了赫鲁,款留月余,约定与金人一同攻打燕京。眼下只等金人出兵之信。 金帝阿骨打自从辽将耶律伊都叛降,越发知悉辽人内情。年底,以耶律伊都为先锋,大举进攻。次年,攻陷大辽中京,进行。辽天祚帝只带了五千人,仓促逃往西京,沿途仍游猎不止,又被金人追击,仓皇逃往漠北。 童贯派去燕京的间谍传书回报,那个阿翠带了紫衣客何奋,偷越国界,将何奋给了秦晋王耶律淳。童贯大喜,那耶律淳镇守燕京,新近又被官民共拥为辽帝。他见了紫衣客,自然已知宋金联盟之事,只等他心惧,献还燕京。 然而,耶律淳并未有拱手送还之意,他一面与金人请和,一面又遣使来汴京,告即位,并言免去岁币,以结前好。还不若西夏,西夏自从掳去紫衣客冯宝后,再不敢轻易动兵,反倒遣使来入贡。 官家见耶律淳不肯献燕京,便命童贯出任宣抚使,蔡攸为副使,勒兵十五万,与金夹攻燕京。 童贯终于等到此,虽不蔡攸未经战阵、徒知巧媚,却也不好多言,便率大军浩浩来到高关,张贴黄榜宣谕,献城者封节度使。 他原以为燕京大多是汉人,自会出城纳降,王师。谁知燕人竟严阵固守,毫无降意。童贯大怒,下令兵分两道,攻打燕京。不想辽兵鼓噪奋勇,两路迅即都被击败。 童贯大为惊诧,耶律淳又遣使来求和:“弃百年之好,结新起之邻,基他之祸,谓为得计,可乎?”童贯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老将种师道劝他许和。童贯进退不得,为掩住兵败之羞,便上书密劾种师道助贼。宰相王黼得报,立即将种师道贬官,责令致仕。官家也下诏班师,童贯只得沮丧罢兵,胡须又落了几。 谁知耶律淳旋即病死,众人立德妃萧氏为皇太后,主军国事。王黼又命童贯、蔡攸治兵,以刘延庆为都统制。兵马未动,驻守涿州的辽将郭药师来献城归降。辽萧妃大惧,忙遣使奉表称臣,乞念前好:“女真蚕食诸国,若大辽不存,必为南朝忧。亡齿寒,不可不虑。” 童贯此次志在必得,将辽使叱出,遣刘延庆将兵十万,以郭药师为向导,渡过白沟,攻打燕京,却又遭辽军击,大败。郭药师带五千人半夜攻进燕京南门巷战,却因后援不至,死伤大半,只能逃回。刘延庆便在卢沟南扎营,闭垒不出。辽人又放回汉兵,诈称举火为信,三路偷袭。刘延庆凌晨见到火起,忙烧营遁逃,士卒蹂践而死者,绵延百余里,粮草辎重损耗一空。 童贯生平从未如此败过,听到辽人编歌谣嘲骂宋军,更是羞恼无比,却又无他计可施,忙密遣使者去与金人商议夹攻。 十一月,金主亲自率兵伐燕京,辽人以劲兵守居庸关。金兵至关,崖石自崩,辽人不战而溃,奉表称降,金兵直入燕京。 官家忙命赵良嗣为使,去与金人涉,据海上盟约,索讨燕云。金人不肯,百般索讨,双方往复数月。这往来和谈,都是由王黼主持。童贯只能坐守雄州等候召命。他从未这般无能为力过,焦急难耐中,竟将胡须捻落了十数。 直到次年四月,宋金双方才议定:原约燕云十六州中,只将燕京及涿、易、檀、顺、景、蓟六州归还予宋。大宋则将旧辽四十万贯岁币,转纳予金,每年更加燕京代税一百万贯,犒军费再加二十万贯。 童贯等到约定银绢全都运至雄州,依数纳给金人,这才与蔡攸率军进入燕京。到了城中一看,他顿时呆住,四处残垣颓壁,街上破败荒凉,往来见不到几个人影。金人将燕京所有金帛、子女、职官、民户,全都席卷而去,只留了这一座空城。 童贯勒马街头,环视四周,说不出一句话,手不由得又去捻那胡须。蔡攸却在一旁惊喜至极:“自太祖皇帝以来,历朝官家最大之愿,便是夺回这燕京。空不空有什么打紧?百五十年来,竟是我与童太师两个先踏到这燕京地界!”童贯听了,这才转惊为喜。 班师回京后,他虽被进封徐、豫国公,却发觉官家对他颇为冷淡,自然是兵败燕京之过。这两年,童贯焦心劳碌,胡须只剩了十几,再过一年,便至古稀。又见同僚郑居中病卒,他越发灰心。没过一个月,官家下诏,命他致仕,由谭稹替任。他想,自己也该退居静养了。 然而,真的退到西郊那庄园后,他才发觉静字如此难耐。身边服侍之人,虽仍不敢不恭敬,看他时,眼里那光亮却没了。原先,何止这些卑之人,便是朝中众臣见了他,眼中都有这光亮。这光亮比畏更畏,比敬更敬,是去寺庙里拜神佛时才有的光亮。他正是为了这光亮,才尽力争、尽力攀,直至除了官家和那几个同列之人,所到之处,天下人望他时,眼里尽是这光亮。然而,这光亮却一朝散去,他顿时如从云间坠入凡间,人也顿时没了气力。每只剩一桩事能叫他上心,对着镜子数下巴上那十来胡须。 这官家,他瞧着生、瞧着长,心慈和,极念旧,他便盼着官家能念起自己。 静居一年后,胡须只剩了六,如同残秋檐头最后几枯草。他的心气也如这胡须一般,几至枯尽。终于,官家又召他复领枢密院,宣抚河北、燕山。他听到诏书,涕泪俱下,忙抖着手,换了朝服,狂喜赴任。从太原、真定、瀛州、莫州一路巡察到燕山,犒赏诸军。 只是,前征方腊,损折大半;后伐燕京,更是死伤无数,三十万良军已经耗损殆尽,这山西、河北一线,兵防极弱。他忙上书奏请,在河北置四总管,镇守中山、真定、河中、大名,招逃卒、游手人为军。 大宋命数恐怕真是到了残秋,再经不得一点寒风。有个降金辽将,名叫张觉,叛金归宋,以平、营、滦三州来归降。官家大喜,亲写御笔诏书接纳。此事却被金人得知,怨宋背盟,遂大举南下,连破檀州、蕲州。 童贯那时才回到太原,听到这消息,热身猛挨了一阵寒风一般,自己前年十五万大军,遇残剩辽军,却一败再败。而辽军遇金兵,则又如枯叶遭秋风,不战而溃,金兵此来,自然更似洪水冲蚁。 慌中,他又去捻胡须,却发觉,最后一也应手落。望着指间那枯白胡须,他不由得老泪滚落,自己一生拼力坚执男儿气概,如今终于断绝。还拼什么?他忙叫人备马,不顾守将劝阻,冒着腊月大雪,急急逃离了太原。 他不知,自己这一回,竟真是踏上归途,回京后竟被贬官赐死 二、生财 王黼忙命儿收拾要紧财物,又叫仆人备好三辆车。 儿却都站在那里,尽都慌瞪着眼。这大宅之内,数百间房中,处处皆贵宝货,不知哪些才是要紧财物。王黼急得跺脚,嘶声喊道:“金块!那几箱金块!”儿这才慌忙去后头搬,去了才发觉搬不动,又慌慌出来唤仆人。 那上百姬妾听到动静,全都围了过来,争着拽扯住他,屋之中尽是哭叫之声。这卧房极高阔,中间那张敞榻,金玉为屏,翠绮为帐,四周围了数十张小榻。王黼常睡在中间,小榻上则择美姬围侍,他将此称为“拥帐”。这时,那些姬妾竟将整间卧房挤,他挣了半晌,都未能朝门边挪半步,只得瞅空钻爬上身边小榻,那些姬妾也立即围追过来。王黼只得奔跳到中间敞榻,站到那张雕花木几上,嘶声喊道:“我只带十个走,你们自家选出十个来!” 那些姬妾听了,顿时互相争嚷抓扯起来,王黼这才乘逃出了卧房。奔出府门一瞧,三辆车全都,儿仍在不住催喊仆人往外搬运金宝。王黼只得又唤了一辆车,扯住儿,一起上了车,急催车夫启程。 上了车,儿才连声问:“为何要逃?逃去哪里?” 他跺着脚嘶声答道:“金兵来了!” 王黼自家明白,金兵原本恐怕不会来得如此快。百余年间,辽使来汴京,馆伴随行引路时,不得走直路,要迂回绕行,以防辽使知地理远近。前年与金人往还商谈燕京事宜时,王黼为尽快促成,极力催促馆伴,陪同金使从燕京到汴京,只走直道,七之内便赶到。金兵前驱快马,恐怕三五便能到得汴京。 王黼抹着额头的汗,不住问:“为何到得这地步?” 想当初,他金发金眼,风姿绝美,又生就一张能拳、能美言之巧口,人见人喜,处处得宜。他又最善攀龙之术,一生只瞄中三人,先是宰相何执中,后是正逢冷落之蔡京,最后则是隐相梁师成。借这三人之力,自己飞升八阶,四十岁便位至宰相。开国以来,何人能及? 他也比历任宰相瞧得更透彻,天下事,无非一个“财”字。而财如田间之苗、山间之木,冬尽生,取之不尽,何必如王安石、蔡京等辈,费尽心力谋划各般生财之法,召得天怒人怨,却未见得有何成效。譬如牛羊吃草,饥时便低头去吃,吃尽再等它自生,这才是天地至简至久之道。 而且孟子早已言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天子百官,乃治人者,本该食于人。天下万民,本该竭力供养天子百官。 因此,他为相之后,废除蔡京一切施为,只求至简之道。天子奇珍异宝,便设立供奉局,叫臣民上供;天子起造艮岳,便设花石纲,从四方搬运;自家缺钱,便卖官缺,通判三百贯,馆阁五百贯;北伐燕京,国库空乏,粮饷不济,官家都为此慌急,他却巧借杨戬括田之法,推出括丁法,检括天下丁夫,计口出钱,轻轻巧巧,便得钱六千二百万贯。 这便是天下之财,随需随括,随括随有。 他一生最大疏忽,只有两桩。一桩是大宋严外官与内监通。他却依仗恩府梁师成,才得任宰相。他的府宅与梁师成只隔一墙,他在那墙上开了道便门。四方供奉珍宝,三分进献皇,三分由这便门送给梁师成,他自得三分,剩余一分,施恩于诸人。 去年,他宅中堂柱生了芝草,官家临幸来观。却不想,那扇便门被官家发觉,他随即被罢免。闲了这一年,闲得他心上几乎生苔藓。却不想北边传来急报,金兵南下,官家迅即禅位,让太子继位。王黼急忙换上朝服,进去朝贺,却被官拦在门外。 这是他第二桩疏忽。这皇子桓当初被册封太子后,王黼见另一皇子楷深得官家宠,便谋废东,事虽未成,冤仇却已结下。 今早,梁师成差人传来急信,新官家下诏,贬他为崇信军节度副使,并籍没家财。王黼原本还盼着能得起复,如此看来,此生无望,何况金兵迅即杀到,不跑何待? 然而,车子刚到东郊,便被拦下,一队弓手将四辆车围住。他掀帘一看,竟是新任开封府尹聂山,此人曾上书弹劾他,被他借过贬逐。聂山骑在马上,高声道:“王黼私自逃亡,奉旨斩杀!” 王黼顿时哭嚷起来:“我大宋百年仁政,祖宗家法,从不诛杀大臣——” 他尚未喊完,那些弓手一齐挥刀举,砍刺过来。他张着嘴,却叫不出声,只听到自己身上发出噗噗噗的声响 三、鹌鹑 蔡京活了八十岁,虽遍历山河,却从未走过如此艰途。 他被新官家贬至衡州,又下旨迁往儋州。七个儿子,两个被斩,其他子孙尽都贬往远恶军州,只有第七子蔡脩陪护身边。 从衡州出发,幸而有水路,到了潭州,往南便得走旱路。下了船,那管押差官便不住催促,蔡京咬牙行了二里地,便再迈不动脚步。他只得哀求那差官,坐到街边树下歇息。 他不由得想起二十三岁那年,和弟弟蔡卞离开家乡,进京赶考。他们从福建仙游县慈孝里赤岭出发,也是这般徒步而行。那时脚底下似有无穷之力,从仙游到杭州,一千五百多里路,他们只行了一个月。到杭州才搭了船,由水路抵达汴京。 他们兄弟两人一起考中进士,后又同为中书舍人,草拟诏书,时人都将他们比为二苏。那时何等年轻风发? 他们考中之时,正值神宗皇帝重用王安石,始推新法。那时天下积弊重重,如何能不变?蔡京自然也极力推崇新法,然而那时他已知晓,法易变,人心难变,旧习更难变。王安石却一意孤行,容不得丝毫异见。 变法受阻,王安石郁郁而终,神宗皇帝也忧劳成疾,三十八岁便病薨。 蔡京那时三十九岁,他从中学会了一个字:顺。 这天下万事,唯有顺势而行,才得善终。 哲宗小皇帝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等旧法名臣。蔡京明白大势已变,便立即从新法转投旧法。司马光罢停免役法,他几之内,便将开封府免役改回差役。 然而,世事如风浪,顺而难顺。他虽全力主张旧法,却抹不去当年新法履历,法争演作争,旧随即将他贬逐。 沉寂多年,高太后驾崩,哲宗皇帝亲政,绍述先帝,重推新法。蔡京再度回到汴京,他已知风浪之恶,顺势而为,大力贬逐旧之人。 谁知哲宗皇帝猝然驾崩,当今官家继位。蔡京又被敌手排挤,贬至杭州。这时,蔡京又明白一层道理:顺时不若顺人。 这官家文采风,情雅逸,又好大喜功,蔡京深信自己生逢其时。他自幼苦练书法,至此已卓然成家。天下盛传苏黄米蔡,苏黄已于哲宗年间败落,文章笔墨更被毁,米芾不过一癫狂文士。唯有他,仅凭这一支笔,官家便断难割舍。更何况,新法一代中坚大多亡于争,如今只剩自己一人。 果然,两年后,官家召他进京,任为左仆,推行新法。 蔡京终于得志,他不愿重蹈王安石败辙,设立元祐碑,将旧之人一网打尽,全部撵逐,无任何阻拦后,才大力推行新法。他知道,无论新法旧法,得官家心者,才是良法。 于是,他不断推出茶盐长短引、当十大钱、方田等法,但凡能为国库增财,无不尽力施为。他更知官家雅好文教,便建辟雍,改科举,行三舍法,并广推至各路州县。 国库充盈之后,他又引《周易》中“丰亨豫大”之说,奏请官家,如今天下充裕富足,王者当兴文艺、崇室、享富盛。于是造明堂、铸九鼎、设大晟府、扩延福五、修造艮岳,广兴礼乐,大事营造。 天下气象为之大变,官家更是醉心其间,逸乐不倦。 然而,即便如此,他也并非长顺无忧。每隔几年,官家便要疏远他一回,二十年间,他三度任宰相,又三度被贬。 他离不得官家,官家也离不得他。 前年,王黼被罢免,官家又念起他,他四度出任宰相。那时,他双眼昏茫,已不能视事,政务皆由季子蔡绦代判。这季子行事不端,创宣和库式贡司,括尽四方金帛与府藏所储,怒天子,险些被窜逐。蔡京力求得免,自己也再度致仕。 他原以为此生就此终了,再无力去争逐。谁知金兵杀来,他举家随官家奔逃至镇江。新官家诏书随即降临,将他门贬逐 他坐在那街边树下,回首一生,咬着一个顺字,起起伏伏,最后竟落到这地步。他不由得呜呜哭起来,这顺字原本便不该咬,咬得这般紧,最终咬作了两半,一半川,富贵水,一去不返;一半页,命如薄纸,一撕便碎。 那管押见他哭起来,更不耐烦,催促他走。儿子忙扶起他,勉强又走起来。行了不多路,他腹中饥饿,便让儿子去买些吃食。儿子到了街边那食店,店主打问他父子来历,一听之后,顿时板下脸:“你蔡氏父子,吃尽天下骨血,还不?快走,莫讨打!” 潭州城原本不大,转瞬间,街都知晓了他父子身份。儿子拿了钱,四处去求,没一家肯卖吃食给他们。那押官自家去吃了,也不理会他们。傍晚,他们才寻到一座崇教寺,忙挨进去求那寺中僧人。那住持却说:“施主借宿不妨,斋饭却没有。贫僧若救了你们,便是害了天下人。阿弥陀佛!” 他再没一丝气力,儿子也已疲饿至极,扶着他,费尽气力,才挪到一间僧房中,父子一起躺倒在那冰硬板上。他已发不出声息,心里昏昏念着,不住哀求:官家,能否容老臣吃一碗鹌鹑羹再上路? 他平生最,便是鹌鹑羹,只用鹌鹑舌尖熬制,一碗羹,要杀数百只鹌鹑 四、黄封 朱勔此前只怕过一回。 那是五年前方腊造时,他忙乘船逃离苏州,听到岸边之人在喊“诛杀朱勔”。虽然前后左右尽是护卫,他却躲在帘后不敢觑望,汗透了后背。 然而,那只是虚惊。到了京城,面圣时,官家并未责他,反倒得了密旨,去造那梅船。那个假林灵素他已寻见一年多,已在谋划如何用此人。那回进京,也带了去,正巧用在梅船上,造出一桩天书神迹,讨官家喜。虽说那天书被人篡改,假林灵素也被毒死,官家却颇赏识他这谋划,宠幸增,连连加官。方贼被处斩后,那苏州应奉局重又起设,朝中由王黼、梁师成管领,苏州则继续归他掌管。 IyiGuo.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