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御宅屋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
作者: 年岁
时间: 2024/06/13
|
上一章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49节 下一章 ( → )
|
直接让一些原本住得稍微有些偏僻还不知道的人也全都知道了这个好消息。 很快的,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的从施家洼到三岔口,甚至住在三岔口到羊滩镇上的人家也都知道了。 施向南舅舅家的村子里当然也知道。 他们村名叫杨树坪,因为村子里有三棵大杨树得名。 当然,这个村子姓杨的也多。 杨树坪的人听说要从他们村开始修路之后简直高兴疯了。 施向南的两个舅舅直接跑到施家洼来。 一进村子遇到施家洼的人,人家就对他们兄弟俩说:“哟,张二娃三娃来啦!是不是知道你姐夫家有 吃啊?!” “二娃三娃这是来打听修路的事情的吧?也不用打听啦,我可是当面听见人家那个孙老板说的,看了黄历,后天早上八点钟开始动工!” 张二娃和三娃更高兴了。 不管是跟他们寒暄的、还是打趣开玩笑的,两人都是笑容 面地跟对方说闲话。 一路说到他们姐姐姐夫家里。 离得老远就能听见院子里的动静。 因为施家洼的人也高兴啊,闲着没事干的人就都跑到施开 家打听情况呢。 问问什么时候动工、什么时候能修到施家洼、啥时候能通到三岔路口、甚至是需不需要村里人花钱或者是做点什么啦…… 村民们有问不完的问题。 施向南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跟大家宣传一下她这儿需要人承包土地给食品厂种瓜子的事儿。 伴随着从杨树坪到三岔口即将修公路通车这个重大好消息,施向南这一消息也跟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开了。 承包种葵花籽!种花生! 食品厂包种子和肥料,大家只需要种出来,别的全都不用管。 了之后自家收好给食品厂送去、或者是食品厂安排车来收都行。 要是送去还能多赚点路费。 几乎每一家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想——能多赚点路费干嘛不多赚点哪? 他们这些地里刨食儿的庄稼汉挣点钱多不容易。 再说大路修好了,大家也可以借车,不管是牛车还是自行车啥的,有个车送货多方便。 到三叉路口还能坐客车。 施向南不管这个。 她负责把这个消息跟修路的消息一起传出去,最好能传的整个羊滩镇都知道。 给她种瓜子的人越多越好。 回头统计的数量如果还是跟一年需要的瓜子数量相差较大的话,她就要想办法去农场谈合作了。 只是据施向南这段时间打听来的消息,他们云山县范围内的六个农场基本全是国有的。 她一个私人食品厂,想去跟国有的农场谈合作,基本是异想天开。 因为国有企业为什么年年亏损? 全国范围内,每一年都有大量国营厂倒闭、导致一大批人下岗? 就是因为国营厂的经营有问题。 而厂子里的工人们进去了都端着铁饭碗,干不干活、好不好好干,都不影响他们每个月领工资。 一些工人消极怠工、迟到早退就不用说了,很多国营厂的岗位…… 施向南记得看过一个新闻,说是外国人到广市那边一个大型国营厂参观,看到三个人在修补墙上的一个指头大小的 。 就这么点小事,要动用三个工人。 一个补 ,一个在下面扶着他,还有一个站在下头指挥补 的人、告诉他 在哪里。 还有一个来参观的国际友人看见一个穿着工作服的工人拿着大扫帚在清扫一尘不染的地面。 问了才知道,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清扫那棵树下的落叶,别的啥也不用干。 可就算是这样,也不会有任何人说要开除这些工人。 因为大环境就是这样,很多工厂都是这种状态。 所以才会需要国家财政上拨款下来给工人们发工资,直到财政上发不出钱了,工厂倒闭、职工下岗。 这件事才算是解决了。 这里头有个什么问题呢? 工人们为什么不好好干活? 因为不好好干也是那么多工资啊!好好干也是那么多。 干得太卖力的还会被所谓的“聪明人”嘲笑是脑子不会转弯的二傻子。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会太卖力? 大家一起磨洋工,工作怎么可能有效率? 施向南一想到要跟这样的国有农场打 道就觉得头大。 她还是想能避免就避免的。 第179章 除了打听农场之外,施向南还搞清楚了葵花籽的亩产量。 她种的全是食用花籽,在他们这一块大概的亩产量在两百斤左右,产量不高。 花生产量高一点,追肥及时的情况下,能有八百到一千斤。 这个对比,谁听了不 叹一句种葵花籽不容易?! 因为有了温长冬这个专业人士在,施向南连籽用西瓜的亩产量都打听清楚了,一亩地能种出的西瓜数量 人。 差一点的也能有大几千斤。 可收上来的西瓜子那就少了。 一亩地顶天能收上来两百斤左右的西瓜子。 施向南也是四处跟专业人士了解、再加上艰难地找到专业书、打开认真地阅读完了,才知道收获西瓜子居然这么不容易。 再加上西瓜子收了以后还要进行多次加工才能送到市面上去进行售卖。 了解这些后,施向南觉得,十几年西瓜子在市面上卖的那个价格一点也不贵。 可现在她自己也要来种植籽用西瓜、准备生产、加工西瓜子到市场上售卖。 到时候能卖多少不是施向南现在首要考虑的问题。 她首先得考虑的是一个季节能种出来多少西瓜、收上去多少西瓜子。 如果数量跟去年的南瓜子一样的话,那 本不用算利润了。 拢共就那么点儿货,卖完就没了,有啥好算的?! 幸好,现在施向南 本搞不到西瓜子,是一丁点都没有。 她到海市这样全国商业最繁华的城市也到处找了,基本没有看到卖西瓜子和南瓜子的。 所以可以说,如果西施食品厂真的搞出来了,那就不仅仅是全国独一份的香瓜子这一点了。 西瓜子、南瓜子上市售卖,她的西施食品厂也是独一份! 最重要的是,据施向南所知,现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专门搞这些育种、大面积种植推广的。 这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她有了充足的种子、人手之后,她是可以去直接跟乡里的领导们、甚至是县里主管着农业的领导们谈一谈合作的问题。 谈好了之后,食品厂可以跟县、乡、村委会签一份生产回收合同,然后让领导们出面去跟农户们进行协调、划定,组织农户们大面积种植生产。 当然,在种植过程中,也要配合食品厂的专业人士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就可以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模式了。 这样不光是食品厂有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供应基地,给她种植的农户们也能挣到钱。 这才是施向南最理想的、带动乡里共同富裕的健康方法。 不管是籽用西瓜、还是籽用南瓜、葵花籽…… 他们甘省都是非常适合种植的。 这个施向南以前在南方挣钱的时候,偶尔闲下来就关注家乡的发展情况。 由于她自己家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所以关注农业发展方面比较多,看到了不少这方面的新闻。 他们这儿的土壤和气候等等适合种植西瓜、南瓜、葵花籽这一点她很确定。 剩下的不过是时间问题。 但这个问题在某些时候也不算是问题。 比如现在。 施向南有钱,她要搞投资带动云山县的农业发展,领导们难道还会拒绝? 做出来就是实打实的政绩。 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大好事。 她要大范围种西瓜、种南瓜,种葵花籽,就要投资拉起专业的团队来搞育种工作,选出最好的种子。 这也是理所当然。 只要她实实在在地拿出钱来,领导们一定会配合她。iyIguo.neT |
上一章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下一章 ( → )
|